第56章隐士高人

作者:南山北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以至今反而是兔肉,方寒一直没能尝到,被方寒引为遗憾。

将鹿肉处理了后,一样是腌制后,后续做成熏肉。

解决了神秘湖的一次生物链断裂危机(大雾),方寒又开始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

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爬上屋檐,欣赏日出雪景。

在差不多狼群活动的时候,在各个高处,观察自己这个好邻居的生活习性。

在邻居回家的时候,出门钓鱼砍柴,在冰面上漫步。

方寒在猎熊后的那段时间里,想到了一些事。

孤独,的确是每个流落荒地或者与世隔绝之处的人,必定会遇到的难题。

为此诞生了无数生存与尊严的抉择,以及人性和兽性的摩擦。

无数的人在最终的孤独中走向灭亡从而引出一个个所谓的人生哲理。

但是!

这是外国的思想!

你认真想想,这些场景,你最多在哪里看的?

电影!荒岛余生,世界末日,病毒爆发。

种种你能想到的是不是就是外国的电影?

这些电影都是表露了人性的丑陋和孤胆英雄的落寞和孤独,乍一看,很牛逼。

但是,深入考虑,反而会让你产生一种,生不如死的意境,很多观众看了都会有一种感悟,生活不容易啊

以及,如果是自己真是活着还不如死了的这种想法。

正确的想,这些想法都是负面悲观的。

但是,如果你把场景放在我们华国。

同样的配套。

一个人,与世隔绝,独自生活,一切自给自足。

有印象了吧?

没有?

再加上,悬崖峭壁,独处一庙,朝饮花露,幕寝地台呢?

是不是就明白了?

对,在华国,对于那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高山或者丛林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

“隐士”

“山人”

以及,“仙人”

而他们的态度,却都是引人向往的,流连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天地之内。

以天为庐,地为床,白鹭为友,木作庄。

而这两者的天差地别,就在于两个字——态度。

前者是抱着排斥的心态,在野外生活,那他自然就感觉到大自然对他抱有浓浓的恶意。

后者是抱着融入的心态,他们热爱,赞美自然,那自然也会回馈于他最原始的美。

一个短命,一个长寿,一个孤独,一个悠然。

既然有选择,那为什么非得选择前者呢?

身为华国人,自己为什么不能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