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等佐料即可食用。
老鼠粄虽然是是客家美食,但是在粤港澳地区也很是流行,如若在香江,因“老鼠”之名不雅,当地人以粉条两端尖,状似银针,称为银针粉。
而在珠三角地区也有濑粉这种食物,相传就是从老鼠粄改良而来的。
不过与老鼠粄将生熟粘米粉揉成面团用“千孔粄擦”摩擦不同,濑粉是直接把泡好的粘米磨出的米浆。
一分为二,做成生浆、熟浆,再混合两者,打至软滑,再通过漏勺将粉浆漏到锅中煮熟,粤语中,这个漏出米浆的动作叫做濑,也就有了濑粉的名字了。
另外濑粉一般会配以用猪肚、猪骨、粉肠以及多种药材香料熬成的汤底。
如果再铺几块皮脆肉嫩的烧鹅,将烧鹅汁渗入汤中,那就是在珠三角,乃至粤东省都赫赫有名的莞城厚街烧鹅濑了。
而老鼠粄虽然也有用汤煮的吃法,甚至炒着吃的吃法。
但是最传统还是将备用的老鼠粄简单地烫热,表面舀上几调羹芝麻油,撒上葱花、肉沫,胡椒粉等搅拌均匀享用。
当然如果喜欢的话,也可以外加几勺榨菜,酸菜,萝卜干等爽脆的配料。
不过濑粉是从老鼠粄改良而来的说法,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林鸿影倒是没有特别去考证过。
但是老鼠粄的历史却是是比濑粉要场上一些。
对了,在21世纪初,客都大埔被评为华夏小吃县后,一直有人主张为了推广方便,将不雅的老鼠粄名称改成珍珠粉。
但是显然当地老百姓对此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还是老鼠粄这个名字更加贴切。
所以一直以来依然还是老鼠粄这个名字的名声更响亮一些。
甚至如果你去道客都大埔,你跟小店说要吃珍珠粉,说不定老板都不一定能听得明白呢。
可见为雅而雅的改名,并不一定能得到老百姓认可的。
而当这些念头在林鸿影脑海中闪过这些有得没得念头后,他本人也来到了餐桌面前了。
林小彬也算准了时间,在林鸿影刚刚坐下的时候,便将刚刚做好的老鼠粄放到了他的面前。
这是一碗传统吃法的老鼠粄,碗中的老鼠粄洁白、剔透,色如珍珠,上面这铺着肉沫和葱花,光是卖相看着就煞是诱人。
林鸿影也没有耽搁,端起老鼠粄,就先用筷子将它与葱花、肉沫等搅拌均匀。
而在搅拌的时候,之前没在表面看到的芝麻油和胡椒粉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立马就将它们塞入嘴中,吃进肚子里。
不过作为一名吃货基本的耐心还是有的,直到林鸿影觉得搅拌的足够均匀之后,他这才迫不及待地吃下了第一口的老鼠粄。
老鼠粄与配菜搅拌均匀之后,口感清凉利口,细滑鲜嫩,而且还带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