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这肠粉和豆浆看上去有些不一样。
浇在肠粉的上面的酱汁,明显比一般在妖都常见的肠粉酱汁要粘稠的多,颜色也要更淡一些。
另外在这份肠粉的上面还铺了一勺炒香的菜脯丁。
豆浆也同样比常见的豆浆要浓稠的多,而且可以看得出来,里面还加了不少一片片的东西。
别人或许认不出这它们,但作为一位粤东省的吃货,林鸿影不可能不知道这两样东西。
肠粉自然是肠粉,但却不是最广为人知的广式肠粉,而是潮汕肠粉。
潮汕肠粉虽然源于广式肠粉,但它却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特殊。
就好比那看着要粘稠的多的酱汁,与广式肠粉一般是爆香大蒜和香菇末,将老抽、生抽、盐、白糖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汤汁加入锅中煮开,只加少许淀粉勾芡的酱汁不同。
潮汕肠粉的酱汁一般会勾出更加浓稠的芡,而且用得也往往是秘制的卤汤。
甚至林鸿影还见过有吃法比较奢华,浇肠粉的酱汁直接用各种现炒的海鲜或者其他牛肉、猪肉之类,有些类似北方拌面的菜码的潮汕肠粉。
当然林小彬给他准备的潮汕肠粉是属于比较传统的那种,除了酱汁方面的区别的外,肠粉内的馅料,更广式肠粉也多少有些不同。
那就它里面除了广式肠粉常用的猪肉、牛肉、鸡蛋和青菜外,还会加入鲜虾仁和香菇碎。
另外广式肠粉虽然也有双拼、三拼之类的吃法,但是潮汕肠粉基本上馅料本身就是组合模式的。
往往你点一份潮汕肠粉,里面就已经包含了鸡蛋、青菜、香菇碎、虾仁以及点的主料,即猪肉、牛肉或者三鲜之类的了。
至于姜薯豆浆,名气比潮汕肠粉就更不如了,别说出了粤东省了,即使粤东省内,不知道它存在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过这并不是说它不够美味,它的名声被限制,完全是因为它的主要材料之一的姜薯,一直以来产出的地区实在是太少了。
在有食品培育工厂之前,它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潮汕地区的潮阳和惠来两个地方,其中最大的产区潮阳在21世纪的时候,年产量也就六七千吨的样子。
而潮汕地区食用姜薯的方法繁多,除了姜薯豆浆外,还有姜薯甜汤、反沙姜薯、羔烧姜薯、姜薯桃等各种样式的吃法。
甚至在潮汕地区有一首叫《美娘》的民谣是这样唱的:美娘想食乌豆干,又要想食海底鳗,想食葡萄姜薯汤,想食青梅槌白糖。
由此可见潮汕人民对于姜薯的喜爱之情。
所以这点产量除了满足潮汕地区的需求外,连粤东省都很难辐射出去,更别说粤东省以外的地区了。
而林鸿影对这两样美食自然也是十分喜欢的,所以坐下之后,立马就拿起筷子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