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内是一个长满棕黄色绒毛的物体。
“尸体长毛了?”
这可不是胡扯,长毛的尸体确实有存在,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空气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下,尸体并没有腐烂,又在上面长出了一种特殊的霉菌?看起来就像是浑身长满了长毛。
但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绿色,俗称‘绿毛尸’。
而眼前这个却是棕黄色?虽然只能看到局部?但并不像霉菌,而是真的绒毛。
也就是在这时?棕黄色的绒毛突然迅速软化,紧接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成了灰色?最后又成了粉末状?原本棕黄色的绒毛下是一张纹路粗糙的皮质?此时同样也变成了光秃秃黑灰色。
很明显,这是一种氧化现象。
因为黑石棺是完全密封的,突然受到外界空气,就会出现迅速氧化的现象。
氧化现象也是所有考古人员的终极‘噩梦’?很多古董都是在出土后因为被氧化而无法得到好的保存?并且没有什么好的抢救措施来避免氧化现象。
但是眼前的氧化现象也让许天川迅速的反应过来。
这棕黄色的绒毛不是什么长毛的尸体,实际上就是一副包裹着动物皮革的内棺。
从原本棕绿色的绒毛和被氧化后出现的粗糙质感来看,应该是棕熊皮。
用动物皮革来包裹棺椁,同样也是一种对棺椁的保护手段?在帝王规格的墓葬中很常见。
‘七重帝王棺’,每一重棺椁的用料都不一样?这是古代多重棺的特点之一。
虚惊一场。
许天川慢慢放下了挑起的眉头。
如果换做旁人的话,恐怕魂儿都能被吓飞出来。
既然没有遇见什么危险,那就继续。
许天川继续用和刚才相同的手法,拔掉黑石棺中间插入的封棺钉。
每从上面拔出一根封棺钉,棺顶的黑曜石瓦片就会出现松动迹象。
看来应该是每根封棺钉都卡着一快瓦片,这可真的是一个精工制作。
许天川依次按照顺序,拔掉封棺钉,再用探阴爪撬下瓦片。
就这么相同的手法来回反复。
随着一块块的棺顶瓦片被揭下来,黑石棺的顶部开的‘天窗’也越来越大。
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来回重复的细活儿,所以也特别的耗时。
足足过了半个小时后,许天川终于大功告成,把黑石棺的顶部完全的揭掉。
总共八十一块黑曜石瓦片,每一片的大小都一模一样,所对照的是黑石棺中间八十一根门钉,只不过是两扇门加在一起的八十一根门钉,另外的一部分则都是用来混交视觉的浮雕。
当黑石棺的顶完全被揭掉后,许天川再次探头朝着黑石棺内部仔细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