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回 通济渠边议人口 南巡江南去划圈

作者:莫名堂阿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意的吹着长发和衣衫。

“穆老,现在是公元六世纪末,你知道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赚钱吗?”看着河面上往来忙碌的商船和船上隐隐卓卓的商人,杨二问道。

“唉!我们这班从文革中侥幸活过来的学究臭老九们只知道做学问,哪懂的什么赚钱不赚钱的?”

“呵呵!那穆老你可记好了,等回到你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一定要记得在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多买几套房子,不管是土坯方还是街道上的红砖房,但凡房子就多买,向朋友借钱或是银行贷款也好,总之要多买房子。房子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便会因城市建设而拆迁,旧城被拆的老房子越多,政府赔的也越多。政府赔的钱要立刻再买靠近城区的新房子,买的越多越好,房子会升值很快的。”

“呵呵!我知道了。买房子发大财!”

“还有,记得买原始股,国有大企业的原始股,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国企改革后,股票会大涨的,这也是最快的发财方式。”

“嗯!记下了,买股票。”

“还有,你们这些学者应该会对古画书法、古董感兴趣,到时手上有多的钱,也可以做做收藏,**十年代古玩市场很容易能捡到大漏,说不定就能淘到阎立本的画、王羲之的字,甚至宋徽宗的丹青墨宝。还有存世极少的元青花~”

杨二说到这里就有些泄气,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所有发财的机会都被他一一躲过了,而且躲得彻底,以至于自己和麻哥两个只能做一名穷**丝,羡慕嫉妒恨着那些住在别墅的暴发户们。

“对于古玩收藏,穆某倒是有几分喜好。在文革前家里也有几件老物件,都是祖传下来的,可惜都在运动中被红卫兵小将们抄家给当四旧处理了,唉~”

穆先生叹息一声道,仿佛思绪又回到了后世的不堪回首的六七十年代,记起了那场动荡的社会大变革,记起了父亲书房中的那些古书和架上的青花瓷,明清两代的瓷瓶。

“等625年到了,有了穿越回去的机会,我二人不妨多向麻哥讨要几件翡翠重器,带着一块回去,那可是真要爆发的节奏啊!随便上个佳士得便能拍个几百亿,想想都爽。”

“那你不如和叔谋一块留下,这里你想要的全都有,好过回去当个富翁,提心吊胆的过。”

“倒也说的在理。反正还有近30年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好好享受这30年吧!诶~对了,穆老你发现没有,来这里11年了,周围的大臣武将们纷纷变老了很多,而你我、麻哥、唐妃然4个仿佛没咋变,我也仅仅是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蓄了须。你觉得呢?”

“嗯!我早已感到这件事的怪异了。原本我有肝病的,现在有感觉不到似乎痊愈了。我身为物理生物双学科的学者,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也许是穿越过来时身体便经历了一次涅盘改造。”

“如此说来,更不如不回去了,呵呵!在这里生活就像你我具备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