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未曾回过南海郡。”张善安如实答道。
“陈当世,汝是义安郡人氏?”杨二又问向一旁的学子陈当世。
“陛下,学生正是义安郡人氏,祖辈都在义安。”陈当世小心回话道。
“山崎帧,汝是~”
“陛下,学生山崎帧岭南晋兴郡人氏,不像他二人家居海边,学生家在岭南内陆,更加偏避。”
“嗯~”
杨二知道了这三人的祖籍地,不由产生了一种想法。
杨二知道,如今的南海郡便是后世的广州,义安郡则是后世有名的沿海城市汕头市,而晋兴郡更是后世的广西省会城市南宁。这三处都是值得大力开发的地方,特别是张善安的南海郡,原本就是此次南巡重点考察的一个港口。
“汝三人先不急去赴任,先跟随朕身边继续南巡各处,多看看,多学学再说。待朕先到南海、义安和晋兴三地考察后再安置你三人不迟。”
“学生遵旨。”三人同时起身拱手应道。
“好了,先回客房休息吧!在黎阳城的这几日,你等多去外面走走看看,多增长些见识,今后为官也知道如何做起。”
“是,陛下,我等告退。”三人拱手一礼后与杨二道别而去。
“陛下,真想不到还有人主动申请去岭南几乎无人的地方为官,南海郡虽在海边,但听说仅有几户人家,全县不过数千人口,还多在山中以渔猎为生呢!”卢照邻心有感慨的说道。
“是啊!义安也不过是靠海的几个渔村而已。更莫说晋兴县了。”杨二也颇感叹的说着。
这些学子能入学书院全都是靠着朝廷为鼓励边远山区的学子投考,颁发的特殊政策,这个入学政策几乎针对这些贫苦学子是全免费的,每月还会发给他们些银两补助生活,让他们去购买汉服穿着。
“陛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地方光靠朝廷财政扶持是不行的,还需从最基础的农业生产做起,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然后再图发展为好。”
“卢公说的是,要结合当地民情,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唉!朕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好在还有这些有为的学子们肯为朕分忧。”
“陛下啊!这话怎么就不入耳呢?若是陛下用钱只管开口便是,微臣当尽全力为陛下分忧就是了。”卢照邻忙表明自己态度说道。
“呵呵!好,朕有卢公这句话就好,少不得动用你中央票局的储备银的。”
“陛下,您这是要做响马打劫本官啊!”
“呵呵呵呵~”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顿时狂笑不止。
黎阳城繁华富庶是值得杨二在此停留三五日的,这几日也给足了时间让书院和讲武堂的学子们好好见识下大隋富裕之地。更多的随行青年官吏也都到黎阳官府各部门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