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流的伎俩,骗得鞑子信了,才能一路安然无恙。”
心里却在不停地腹诽,你也知道老子是有功的,那为啥不把你的一卫人马都拉出来呢。藏在暗处是什么意思,老家伙的心思也不怎么光明。
接下来就是愉快交流过程,但内容多为扯闲篇,对于詹闶所说的草原各势力详情,张玉反倒一句不问了。
他又不傻,从钦察汗国到大明,这得经过多少草原势力?一路上都是跟首领级别的人物打交道,这其中所涉及的情报说多重要就有多重要。身为北元降将,太多打听这些东西是要出问题的。
到了这一步,就算是找到组织了。和张玉聊了有一盏茶的时间后,詹闶也准备回去了,他得把一些遗留的隐患处理掉。
今天这个意外的出现,手下数百人中肯定会有出问题的,在没进入大明城池之前,想处理好了有难度啊。
那一百个欧洲农夫都是自己招募的,姬妾和舞乐姬算私人物品,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那些侍女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相信基本还是稳妥的。
不确定的因素是招募来的蒙古牧民,和那些当作贡品的蒙古仆人。后悔和本来就不愿意的应该有,干脆就是看出问题产生怀疑的也不会不存在,毕竟明军出现和交涉过程太奇怪了。
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不过是把本就要解决的问题提前了而已。可想要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让张玉帮忙啊。
把张玉请到一边,单独交流了一会儿,得到对方配合的承诺后,詹闶带着七个百姓代表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对下面这些人的解释,当然就是胡说了。内容是很简单的七分真三分假,单纯就为了把队伍中的蒙古人哄住了,在明天早晨之前不要出问题。
人心稳住,队伍继续前进。明军的骑兵也做出不知道是侧翼警卫保护,还是分开两边盯着的姿态,随着詹闶的队伍同步前进,然后在距离高原县大约七十多里外的一处海子边扎营。
第二天一早,队伍中很多人都发现有些不对劲了,营地的门口多出了几十架空着的马车。
被侍女伺候着吃了早饭的詹闶,踱着方步从帐子里走出来,让人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来。
等人都到齐了,站在一架马车上开始讲话:“我们再往前走,就要进入大明国境了。本座要去见明人的汗,然后从大海离开,你们中如果有不愿意离开草原的,现在还有最后的机会,一旦到了海上,再想回来就不可能了。马车和路上的食物已经为你们准备好……”
结果和预计的差不多,果然是有不少带着别样心思的,一下子就站出来二十多个。
但这样还不够,为了以防万一,詹闶又提出一条,夫妻、兄弟等等关系的人,只要有一个想留下的,其他人就都得留下来。
这一下又刷出来十个,但这肯定也不是全部,还是存在想浑水摸鱼的,总觉着自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