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今天,道衍大师登门就是来求解的。
自从去过两次卢沟河畔的燕山工业园,道衍大师对行道教的学问近萌发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会拿一些奇怪的问题来和詹闶交流,以求解惑。
上次见面后,詹闶就教给了老和尚几个小实验,例如不用胶就能把一张纸贴在墙上、手帕蒙着杯口可以在倒转后让水不再留出等等,还送了一只玻璃杯给他。
老和尚回去折腾了不短的时间,实验倒是成功了很多次,可其中的奥妙却一直没能琢磨出来,今天主要就是问答案来的。
答案自然是很简单的,现代社会普通的中小学生都能明白。纸被吸在墙面上是因为静电,水漏不出来是因为压力差,但是在道衍大师看来,却是极高深的学问。
解疑答惑之后,两人又聊了一阵子,晚饭就在詹家吃了。没有别的客人,完全可以来一桌素宴,喝两壶素酒,但这种规格和诚意也就仅限于道衍大师一人了。
(说一下所谓的素酒,其实就是度数很低的水果酿造发酵液体。古代持戒的僧道都可以喝素酒,《西游记》中唐僧也喝,国外天主教弥撒礼仪中用的“葡萄酒”也是这一类。)
晚饭后喝了两轮茶水,再拿出几个小实验交给道衍大师,老和尚心满意足地离开詹家返回庆寿寺,估计又得折腾好些天。
临分别时,道衍大师还不忘再次劝说,那个“腐乳”什么的,不要搞得太过分了。明教的手段可不只是他见识过的这么一点,真要有高层人物出手,还是会很麻烦的。
詹闶再次表示感谢,却也不怎么在意。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迟早是个灭亡的下场。“腐儒”又怎么了,过段时间到了春末夏初,他还准备搞个“酸丁”出来呢。
他反倒是有点担心,老和尚会不会痴迷于小实验,因而劳累过度伤了身体。可总不能阻止啊,多给送点营养品补一补吧。
话说詹闶之所以和道衍大师说那么多,还愿意从小实验开始带他进入科学大道,最终目的就是拉拢老和尚。一来是为了政治上的同盟,二来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把老和尚弄成行道教的人。
他倒是想拉拢别人,可没有那个基础啊。纵观明初数十年历史,在地位、学识、影响力等等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中,只有老和尚是跟名教不对付的。
道衍大师精通三教,除了神学家之外,还有文学家、诗人的名头。最重要的一点,他在晚年开始反儒,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道余录》,并被早年的诸多好友所敌视。
憋着要扶阿棣上位,靖难第一功臣,官拜太子少师,坚信世间有神,反对名教儒学,而且对詹闶也有着极浓厚的兴趣。这么一个人,对于至少表面上势单力孤的詹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的盟友。
返回三进院的书房,琢磨了一会儿年节期间的具体事宜,看看时间还不算晚,刚准备喊几个舞乐姬过来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