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 下

作者:四管加农炮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城市里的高物价给薅了羊毛,最后让那些房地产商还有一些第三产业行业的老板肥了。

现在已经有另一条看上去可以实现的道路,我们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因为形势所迫而选择的道路呢?”

听到这里,所有人心中再也没有了疑虑。

他们有的人甚至都已经在心里勾画出了一副简易的蓝图。

西建联、中粮集团和农业部还有当地官方会组织农民去种植特殊作物,并进行技术指导,作物收获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卖给相关采购商,这是第一批生产价值。

同时这些农民想要多赚一点的话,也可以以若干人为单位建立一个技术含量很高但是操作要求低易上手的小型原材料粗加工中心,生产出的粗加工材料要比单纯收获的作物值钱。

这时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就会前来采购第一次粗加工的材料,相当于这些供应商把生产过程之中产生的浪费最多的初始粗加工过程外包给了农民,变相的从粗方式生产转为了精细化生产,浪费大大减少,农民也收获了第二批生产价值。

当然如果这些农民不满足这些,觉得第二次粗加工的工艺技术含量好像也不怎么高嘛,他们自己就能搞定,于是决定全村一起成立农村合作社,进一步的向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说不定供应商会更乐意,因为农村的人力成本比他们自己建厂搞还要低一些,这样农民就相当于赚到了第三次生产价值,供应商也降低了成本。

然后随着村子渐渐有钱了,大家也尝到了掌握技术的甜头,渐渐升起了一丝野心,决定继续学习钻研相关生产技术,开始了第四次生产价值的获得过程。

渐渐的,他们向着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每一步加工之后所有产物自己搞不定的部分卖给采购商,而能搞定就留下来继续加工或者直接生产终端产品,这期间生产价值实现了第五、第六、第七次等若干次的增值。

其实经过两三次粗加工之后,有的产物就已经可以成为一些低技术含量手工艺品的原材料了,如果农民伯伯们觉得自己手艺技术还行,也可以自己生产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小工艺品与小商品,展开新的业务。

随着深入产业链下游之后,整个村子终于到达了这个生产体系人口方面的天花板,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进行产业升级,于是整个乡里的若干个村子联合了起来,渐渐的乡与乡之间也联合了起来,直到最后一起包围了自己村子所隶属的城镇。

至此终于成功的使农村包围了城市,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都是城市人了,再也没有农村城市户口之分。

当然这个架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填充,比如说农民的启动资金怎么解决,怎么把一个村里的农民全部都组织起来,技术指导员这种师资力量从哪里来,九亿农民与采购商之间的物流体系又该怎么协调,还有最后各群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