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上面也有镭射雕刻的品名——小型嵌入式节能模块。
这两样东西,马宁之前在演示动画里已经见识到了它们的厉害。
但是此刻看到实物,再浏览过详细的信息,他只觉得那动画演示什么的,实在是弱爆了。
先说那个电磁波节能模块,它是真的逆天。
使用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要贴在手机的后盖上,就可以享受三倍节能带来的超长续航了。
不需要接线、不需要插入,有点类似于那种无线充电模式。
这东西的使用寿命长达五年,完全可以给一个手机养老送终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东西可不仅仅能够给手机提供节能方案。
在详情介绍当中,只要不超过两万毫安时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这种微型模块都可以起作用。
这也就代表着,它的适用范围被扩大到了很多其他行业。
在未来,这东西一经推出,那绝对是行业技术革命之类的存在。
不过,这个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
紧紧是这么一张扑克牌大小,厚不超过一毫米的“纸片”上,使用了超过四十种各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集成了超过六千个电子元器件。
就算是以当前海底工厂的加工能力,日产量也只能达到两百片!
然后是那个小型模块。
这东西的使用要比那个微型模块更“亲民”一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小型模块还需要连接到目标对象的电路中才能产生作用,并不像微型模块那样,用的是那种看不见的波!
而且,这个小型模块,只能使用在48v以下的铅蓄电池供电电路当中。
就这一点,就对它的使用范围做出了很大的限制。
不过,即便是这样,它依旧逆天,因为它的节省能力,达到了可怕的五倍。
不仅如此,它自带的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对低智能管理的电路进行重新规划,保证每一条供电线路都是最优的。
和微型模块一样,制造这个模块,需要耗费大量的硅和多大四十种的金属、非金属材料。
它的内部元器件,除了海底工厂自己制造之外,还可以用现实中的一些零部件进行替换。
这也是它比微型模块更具现实意义的地方了,因为可以通过提供独家零部件以及生产方案,向别的电子厂进行授权。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它的单位产量了,而不必像微型模块那样,只能等着海底工厂下蛋!
研究完了这两样东西,马宁跟盖亚商量,决定给它们起个新的名字。
因为它们毕竟是要投放到现实市场上的东西,总不能用这种项目代号来销售。
一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