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
“来到吴县一穷二白,尚且能一边种地,一边苦读。被人折辱,也能坦然面对,就这学识和度量,以后成就非同凡响。”朱信看向步骘,“当乃宰辅之才!”
“军师过誉,小民惶恐!”步骘闻言当即推脱,的确是被吓到,或者被这个评价惊艳到。
就朱信这评价传出去,她的身价至少能翻好几倍的。
朱信的影响力比不上许劭的‘月旦评’,不过他的身份特殊。
至少在这江东四郡,他公开发话评价某人,那么对某人的名声,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敢说闻达于诸侯,只说在这江东四郡,各县各郡的官员,肯定是知道有那么个人才。
先不说徐盛什么情况,步骘靠着这个评价,立刻就能被各县聘为县吏郡吏。
再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学,举孝廉也是很轻松的。
反过来朱信点评过的人,都有了不错的成就之后,这点评的公信度也会跟着提升,进而助长其名望,这属于一种互惠互利的结果。
也正因为这样,任何一个要点评的对象,若没有绝对是把握,是不能随便点评的。
否则点评错了,岂非砸了自己的口碑?
“你有这个才能,我只是那么说,但你能不能做到,就看你的本事。你若自己不努力,那么做不到,也不能怪谁。”朱信提醒道。
“这个小民懂得!”步骘连忙点头,这样的道理她当然懂。
“我也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吴侯升任扬州刺史,也需要组建班底。无论是州府还是郡府,都需要不少官吏。你若不嫌官职低,我打算向她举荐你。”朱信看向步骘。
“小……小民愿意!”步骘闻言,郑重向朱信行了一礼。
她很清楚,朱信作为举荐人,自己也就算是朱信这一派的人。
只是她不明白,朱信是这是何用意。如果只是招贤纳士,直接向孙策举荐,然后又孙策邀请自己,并且考校后任用便是,何须在这里单独召见?
唯一的结论,就是朱信本身,打算另外建立自己的派系,莫非……是两夫妻不合?
夫妻都不合,孙策这个势力,到底稳不稳?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步骘已经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其实主要的一点,就是朱信值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
最后她同意,无他,‘士为知己者死’而已。
“你不会后悔的,我想你保证……”朱信点头,他知道以步骘的智慧,应该知道如何抉择。
更欣慰于,她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表态同意。
随即看向徐盛,继续说道:“琅邪徐盛,骁勇善战,天生将才。”
“军师谬赞,盛只是在乡里与人争斗,闯出了些许微名。”徐盛表现比较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