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真品,也算为今天的鉴宝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儿。
“下面有请二号持宝人进场。”主持人宣布到。
今天的民间鉴宝活动,程序远比她们电视台制作的华豫之窗的鉴宝节目的过程简单,没有那么多的采访问答和煽情段落,流程进行的很快。
二号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拿来的是一块直径二十公分的唐代铜镜,说是自己在洛阳的天子驾六市场淘到的。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块铜镜为近年的仿品,看特征像是出自伊川的烟涧村。
老头儿遗憾的拿着铜镜摇头离开了大厅。
第三位进来的中年人,带来的是一幅文征明的画作。经过专家短暂的观察,就告诉他这是一幅现代仿品,也就是所谓的一眼假。
鉴宝活动在快速的进行着,骆云峰和舒琳看的津津有味。两个人私下里也在小声猜着真假,不过也纯属是撞大运的瞎猜,只是两人觉得好玩儿而已。
过了一会儿,那个在楼下说自己带来国宝北魏陶俑的男人进来了。自己跟专家说这陶俑得来的如何如何不易,专家一边听着他说话,一边快速的给出了判断:“这北魏陶俑仿制烧造的水平极为高超,看上去应该是孟津一带的仿制工艺。”
刚刚还滔滔不绝的中年男人听完之后立马就蔫了,一言不发的抱起盒子转身离去。
在他之后进来的,就是那个来自豫北鹤壁的妇女。她带来鉴定的一只花碗,被专家鉴定为清末民初的景德镇精品民窑粉彩富贵碗。当听到这只碗的价值在三万到五万之间的时候,这妇人连连道谢!抱着盒子欢欢喜喜的出去了。
“下面有请三十七号持宝人进场。”临近中午,随着主持人的话音,推门进来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人。这人个子不高,有点黑瘦,双手抱着一个盒子。
走到桌前把盒子打开,从里面又拿出了一个黑色的盒子,摆到了专家的面前。
“各位老师好,我姓林,来自南阳sq县。这是我家祖传的一个盒子,在我家已经传了好多代人,请几位老师给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骆云峰正和白昌志小声商量着等下是去喝羊汤还是吃烩面,猛然听到姓林,南阳,祖传的盒子,这几个词,没来由的一激灵,赶紧往前面的桌子上看去。
那盒子是黑色的,能有二十公分见方,顶部收窄,总高能有不到三十公分的样子。
只听专家说道:“这盒子是一个漆器,看工艺特征应该是唐朝或是隋朝的,保存的非常好。只是看着底部的槽口,好像还应该有一个底座才对。不过这种造型倒是罕见,有点像是盛放玺印一类的匣子。”
“哦,那就谢谢老师了。”这黑瘦的男人装好了盒子,谢过专家以后,就转身抱着盒子离开了。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听到自己的东西是真的老物件,马上就接着问问能值多少钱。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