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商会建这会馆花了多少银子,单说能完好的保存到现在就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可不,这可都是木制建筑,能保存的这么好,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云峰,在这儿给我拍张照!”舒琳靠在华美的石雕门坊上,摆了一个pose。
两人仔细的把那些主殿和偏殿都看过以后,到了后院。结果最后面是一座新建的金光闪闪巨大的关公读春秋的坐像。
整个会馆的古朴华丽的感觉立刻荡然无存。骆云峰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败笔啊!瞎了这么好的地方了!”
可能是这里并没有过多的宣传和炒作,骆云峰和舒琳逛了整个一个上午也没见几个游客。见时间差不多了,骆云峰又拨通了林建军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林建军答应中午休息的时候跟他们见上一面,于是骆云峰就直接跟他约到一家酒店,说中午请他吃个便饭,正好边吃边聊。
林建军骑着电动车过来的时候,骆云峰已经等在酒店门前了。离着老远他就看到了林建军那黑瘦的身影。
“你好,林大叔!我就是承简博物馆的骆云峰。”
“你是骆老师?”林建军万万没想到一个博物馆的馆长会如此的年轻,见面就是一愣。
“呵呵,您别这么客气,叫我小骆就行。”
骆云峰把他让到楼上的小包房,给他倒上茶,说道:“按年纪,我得跟您叫林大叔。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听您说说您的那个盒子的故事,没有其他的意思。”
林建军见他和舒琳都是气质不俗,又很客气,也就松弛了下来。
刚寒暄了几句,服务员就进来上菜了,六菜一汤很快摆满了一桌。
林建军看着一桌的好菜,说道:“就咱们三个人,你们这点的太多了。”
骆云峰边给他倒上酒边说:“没事儿,咱们也不急,边吃边聊吧。”
两人喝了几口酒以后,这话匣子也就慢慢打开了。聊了一会儿,骆云峰也就弄清楚了他家里的情况。
原来这林建军是在农机站工作,去年才刚刚退休。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经结婚成家了。他老父亲已经八十多了,现在跟他在一起住。
骆云峰和他碰了一下杯子,两人又喝了一口酒,接着他问道:“林大叔,那个盒子一直是你家的家传之物啊?”
林建军三两酒下肚,这话也就多了起来:“是啊,也不知道都传了多少辈子了。我爹说,四二年全家都差不多饿死了,这盒子我爷也没卖了换粮吃。说是咱比干的后人,饿死也不能卖祖上传家的东西。”
骆云峰听了惊讶的问道:“比干的后人?商朝的那位忠臣比干么?您家是比干的后人?”
林建军听他一连问了三个问题,笑着说:“是啊,就是被纣王摘心的比干。我们姓林的,都是比干的后人。”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