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二天,数据就爆发了。
21号全天,瑞康总部一共从全球收到了八十万份定制数据,其中华夏用户的数量就占据了一半。
一下子,瑞康的库存又快要见底了...
不过这次陈长安做了万全的准备,新的生产线已经投产了,每天都可以生产足够组装二十万只仿生义肢的零件。
就算仿生义肢上市销售的前几天订单爆增,但是这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最多一周后,订单量就会锐减。
以瑞康日产二十万套零件的速度,应该是可以供应的上销售。
陈长安在大概了解了一下上市的销售情况,判断出公司的产能应该供应的上后,就没再管这方面的事情了。
销售上的工作,向来都是交给于澄盯着的,陈长安也不太把心思放在这方面。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咪\咪\阅读\app \\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他现在在琢磨的是另一件事情。
随着瑞康收集的全球人类体型数据的增加,瑞康将获得另一个领域的入场门票。
那就是类人仿生机器人市场。
在足够多的人体数据支撑下,再和瑞康成熟的仿生四肢技术相结合,瑞康目前是完全有能力可以制造完全仿生的机器人。
只不过,机器人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智能逻辑算法,还需要一套成熟的控制系统,毕竟机器人是没有人类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的,怎么控制身体和发出指令,就全靠中央处理器里的软件能力了。
机器人先进不先进,主要就是看算法逻辑。
这方面,目前瑞康集团是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对瑞康完全是一片空白。
但是瑞康在获得庞大的人类体型数据后,其实已经拥有了制造优秀机器人的能力。
缺少的,仅仅只是赋予机器人灵魂这一关键环节的解决办法。
但是这可难不倒陈长安。
让他凭空变出几百万人类体型大数据可能有些强人所难,但是让他提供一个智能ia的算法逻辑,还是可以的。
陈长安在确定瑞康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会源源不断的收获很多人类体型数据后,便拉上了李云彤,与她谈论起了自己的想法。
“李教授,现在仿生义肢的项目算是成功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进行一些用户反馈bug的完善,以及后续产品的监测就行,研究方面已经宣告完成了。”
“你的项目团队也可以从仿生义肢这个项目中脱离了,李教授你对接下来新的研究方向有没有什么想法?”
陈长安拉着李云彤在基地的一间休息室里,与她聊起了接下来的工作规划。
李云彤在国外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参与了大大小小七八个科研项目,鬼精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