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把新军练好

作者:煌煌华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东京,伪宋有上千万石的存粮,上千万石啊,可以供百万大军吃多少年?

这是什么,这是我大楚与伪宋之间国力的差距,这不是一个将帅、一个人有本事逆转的,韩信在孤的阵营只能做执戟郎,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孤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啊。但是在伪宋那,韩信还是那个兵仙。

所以说,咱们得随时做好撤离辗转的准备。”

说到这,骆永胜展颜一笑,目视二人,诚恳道:“汝二人跟孤数年,也算是同生共死过,今日孤以利害说与汝二人听,去留早做念想,若是想离开,孤备下骏马黄金,汝等可去东南沿海,隐姓埋名安享晚年。”

两人相互看看,却也是笑了。

不用说话,却都知彼此心意。

跟着骆永胜走到今天,生死什么的还重要吗。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从无到有,从起自寒微到将来有朝一日推翻赵宋的过程!

这远比结果更令人心醉向往。

“既然你们不愿意走,那孤就不多说那些煽情的废话了。”骆永胜转了话头,自信满满道:“咱们虽差着赵宋一点实力,但有一点是赵宋没有的。”

“王上说的,是民族大义、国家大义吧。”

“没错。”骆永胜目露精光,成竹在胸:“赵宋曾经有过,但他们一纸澶渊之盟放弃了这虚无缥缈的两样,咱们得捡起来,这两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比传国玉玺、山河社稷重太多倍了。”

“没错。”顾有志也点头,附和了骆永胜的话:“恰是因为咱们有这两样,所以咱们现在练出来的新兵,进步才能如此之快。”

民族大义、国家大义。

古人到底有没有或者说是否具备这两种。

咱们先说前者也就是民族大义。

所谓没有调研权就没有发言权,骆永胜在宋朝也算是待了六年,算是有一丁点的发言权,现在可以拍着胸脯的说,有!

而且远远要比后世的民族主义色彩更浓、更直白。

这是经过长达三千年历史客观事实发展践证过的。

不能因为古代没有民族主义这个词,就说古人不通晓民族大义,要取证和调研。

民族形成于哪一年,炎黄吗?

不是,也不是夏商。

因为这几个时期离着太远,无法考据也没有文献来佐证,所以或许有咱们也不提,省的有杜撰成分。

是从周朝开始。

这一时期,我们有了民族和国家的称呼。

民族叫华夏、国家叫中国。

为了区别民族之分,周朝将四方民族取了名字,分别是北狄、东夷、南蛮、西戎,用来区别开跟华夏民族不同的地方百姓。

这些民族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