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军衔、授勋和功等制

作者:煌煌华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三军大元帅,就是职务、军衔二合一的最高品轶。

及下,骆永胜按照正一品到从九品的级别制作了一整套的军衔,不过与后世的将校尉有所出入。

分别是正一品天策上将军衔,暂无授。

从一品柱国上将军、辅国上将军衔,暂无授。

正二品骠骑大将军、骁骑大将军衔,暂无授。

从二品四征大将军、卫大将军衔,暂无授。

正三品四镇将军、镇中将军衔,暂无授。

从三品四安将军衔,暂无授。

正四品四威将军衔,暂无授。

从四品前、后、左、右将军衔,原第一卫指挥使周柏就是前将军、第二卫指挥使彭诚为后将军、第三卫指挥使朱克甫左将军,这便都是在实际职务之外的军衔加授。

正五品抚军、破虏将军衔,授君卫队指挥使严真为抚军将军,军中多名卫副指挥使、政工督军领授。

从五品护军将军、翊钧将军衔。

正六品偏将军衔。

从六品忠义校尉、昭信校尉衔。

正七品奋威校尉、破贼校尉衔。

从七品武威校尉、折冲校尉衔。

正八品都尉衔。

从八品上士衔。

正九品中士衔。

从九品士官衔。

骆永胜设置九品十八等军衔的目的就是在军职系统之外,添设一个对武官建功立业的额外奖励,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除了实际军职的军俸以外,如有军衔的还可以额外领取一笔军衔俸。

这就有些类似于赵宋文官系统中的官、职双俸。

算是尚武重武的一种表现。

骆永胜打算等到南昌重建之后,文武序列的官员也都从赣南群山中回到南昌来,他就要搞一次大规模的授衔的仪式,来为接下来与赵宋更大规模的全线战争做一次战前的动员准备。

除了军衔,骆永胜也在心里开始计划着授勋以及功等制。

授勋大家都理解,功等制也好理解,就是一二三等功。

这一时期的军功册有些浅薄,哪些人立了多大的功,全靠着一杆笔来写,以赵宋为例,军功册会送进枢密院留存,当时会有奖赏,但将来朝廷还能不能想起来这些立功的人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骆永胜打算向后世学习。

根据将校士兵战争时立下的功勋授予一、二、三等功奖章,自己的大元帅府留存档案之外,这些立了功的将校士兵也各自都有对应的奖功勋章,只要佩戴上,那就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到。

如此一来,骆永胜算是把所有能够想到的激励军心士气和斗志的点子都拿了出来。

不是一定要重武,但对现在的骆楚政权来说,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