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追求?若是正道容易,何来外道猖獗?从来正者不易,因天道如此,因为正道一条,其他千万皆为邪。冠邪道以正道之名,必有隐祸。”
无峰也是一怔,觉得于飞莲这话很是正确,却不赞同最后那句话,摇摇头说道:“若是人们坚信自己所行之道是邪道,哪里会有什么隐祸?”
于飞莲沉思片刻才回答道:“因为天地正道不因污名改变,不因邪道侵正而改变。正者终究为正,邪者终究为邪,明悟尚早,或可补救,待祸乱终至,大变将起,祸终为祸,非人力可改。”
无峰本以为自己足够天真,可以以一己之力为师门复仇,也终将成功,却没有想到于飞莲更加天真,相信这些自己已经开始不信的天道中正的话。
“无用、无力之人,才会把一切寄托于天道之正,却无法践行心中正道。”
无峰这句话便是自嘲,嘲笑自己无用无能,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辜负了师门,也对师傅一直说的天地正道失望。
“若承认自己无能、无用,便是先弃正道,终不得正道,也是理所当然,何必如此?”
于飞莲又忍不住教训了无峰一句,其实也是好心开导,希望无峰不要如此自暴自弃。无峰知道于飞莲的用心,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今日来时心情颇佳,却忽然知道了这些内情,不得不与无潮分别,在数日之后赴这一场似乎转为自己准备的大戏,心中有些落差,也不免激荡、灰心。
有于飞莲陪自己小醉一场,发发心中的不满与牢骚,无峰也觉得舒畅了许多,也不再故作忧愁,收起那些悲观情绪笑着说道:
“若今日没有遇到师姐,我恐怕真的会成为一个灰心然后无用之人,多谢师姐开导和陪伴。”
无峰忽然这样说,于飞莲的嘴角便有了一丝笑意,但也知道,无峰的那些老骚并非单纯的牢骚,而是真的有了灰心和挫败之感。但无峰能够坚持下去,坚持自己心中的正道,不畏惧不放弃,于飞莲便已经足够安慰,也是对自己道心的坚定。
但于飞莲并不放心无峰,因为她从无峰的话语与神情之中看出了无峰生了死志,就算不是求死,也会不惜以死证道,这也是于飞莲打算与无峰同行的原因。
夜风微凉,虽然两人已经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但依然能够感知。说来也巧,两人的师傅都曾经告诉过两人相识的话:修道,非休非人之道,而是修的人之大道。虽寒暑不侵却不可不知寒暑,纵使禽兽亦知寒暑,人只有知道寒暑,能感知冷热,才能感受人间温情。
两人都在想着师傅的话,对坐而饮也没有了什么言语,心中却是畅快非常。不多久之后,无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随即开口问道:
“飞莲师姐,记得在玄帝行宫之外,我初次见到醉剑圣,为何说了那么一句话就引得你们发笑?”
无峰问及当日之事,于飞莲也想了起来,随即浅笑着说道:“倒也没什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