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口和耕地的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传统的土葬形式早晚会被更新迭代。
如果全都是想胡秋思师父家族这样,不修缮不大操大办,就是一个坟包融入于自然还好,传统的方式也并没有什么错。
只不过近些年有太多的人,以炫耀家族和财力为目的,大修特修一些华而不实的墓地,占用自然资源和耕地,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想到这里,李昂的心中就又想起来我国敬爱的z总理。
他曾经说过:“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指坟墓),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
不仅如此,他生前还特意留下嘱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可不是普通的说说而已。说到了,死后也按照他的嘱咐做到了。
他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他的一生,不留下任何让人民可以寄托哀思的念物。
“无花无冢情何寄?清心束手拜淮城。”
这是对一代英雄总理思念的表达。
头把骨灰撒北京,首都人民心连心。
二把骨灰撒密云,难忘治水为人民。
三把骨灰撒天津,津门起步闹革命。
四把骨灰撒滨州,亲山亲水报母亲。
最后一把撒进江河大地,丰碑树在人民心!
在经历过之前的那些事情后,李昂更加觉得这种方式让人感到敬佩,更加与自然的融合。
其实,当人类的肉体作为意识灵魂的载体不能继续工作之后,不管怎么处理都是一种物质的转换。
从一种物质转换成了另外的一种,可能变成了自然的养料,变成了植物的一部分;也可能变成了沙土,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总之,世界上,或者说是这个人类的空间里,物质再怎么变化,最终的质量是肯定不会变化的。
不对!想到这里,李昂突然发觉到自己想法上的错误了,这是狭隘的想法。
他们都已经经历过其他空间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如果说物质守恒的话,肯定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与空间,而是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保持总质量的不变。
人类在肉体死亡后,会有21克左右的意识灵魂去往其他的空间,那么人类空间其实是减少了总质量的。
反过来,有可能其他空间会有某种方式来向人类空间转化补充这缺失的质量。
整个宇宙的运作是不仅仅在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这空间世界。
要不然怎么会有的上古空间争夺战呢?
上古文明在做的空间争夺,包括他们现在与往生者的对抗,其实不就是在争夺空间上的质量分配吗?!
路上,李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