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事情回来,大家就聚到了一起,把情况总结了一下。
在和本地人员以及孔局长沟通后,蒋队长告诉他们,孔局长认为本地还缺少一些必要的物资和装备,这其中包括他们需要用到的车辆,于是让李昂他们在等一个整天,后天再按照李昂制定的路线出发。
这样也好,大家可以有一天调整的时间,让大家适应这里的空气密度和环境,李昂正好也弥补一下上次时间不充分的遗憾,其他人也借这个机会观光一下。
确定好方案后,众人就分别早早休息。
第二天一早,有着部队作风和习惯了蒋队长和队副周政民早早就起床出发去处理事务了。
李昂等人也难得的早起了一次,直接奔往圣地布达拉宫。
作为西藏乃至于世界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他们如果不来这里根本就对不起来一次西藏,就好像李昂上次一样。
八点就已经到达了布达拉宫门口,本以为够早了,可到达时才发现,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人在排队等待了。
通过电话联络蒋队长解决了票的问题后,众人雇佣了一个讲解员后,随着人流走近了布达拉宫。
晨光照耀下,让整体上以白色调为主的布达拉宫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
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吐番时期(唐朝)由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
是古代宗教和政治相结合的体现,曾是雪区社会最高的精神象征和政府机关的所在地,是了解西藏社会、文化、民俗必去之地。
但现在的规模已经固定,不做扩张只做修缮。
布达拉宫拥有极尽的奢华,浓郁的色彩,典型的藏式风貌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从建筑格局上,就能看出西藏社会的顶层设计是围绕宗教来。
它一共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书;特别是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
四大部分之一是红宫,里面有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展现。
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
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
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