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孙思邈

作者:抉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礼很郑重,弯腰都尽可能的达成九十度。

站起身,把魏征扶起来,李承乾笑道:“这个原因,就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孤的马车就在附近,不如入内一叙?”

魏征自然欣然前往。

马车里,除了一方小茶几外,还有被木塞子塞严实的茶壶、杯子。

倒了两杯茶后,李承乾才说:“这个问题很残酷,就算是孤,也不愿意轻易谈起。魏大夫,接下来若是孤有什么说错的地方,您也不要发怒啊。”

魏征点了点头,结果太子递过来的茶水,做好了听长篇的准备。

“要说流民为何选择承受苛税,摒弃免费的选择,就要先说说百姓对官府的看法了。魏大夫,不管您承不承认,百姓们从来没有将官府看成是守护神什么的。不管官府发布什么公告,他们总是习惯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测官府的意思,随时随地的提防着被骗。一般的百姓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饱受深山生活折磨的流民了。

刚接触流民的时候,那个营寨寨长刘杨就说过,他们知道自身是有罪的。有这个想法的恐怕不是他一个,不然的话,为什么进山的流民到现在都不想出山?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罪,害怕出山以后,会生活的连深山里都不如。

虽然孤体谅流民的疾苦,联合卫公牛公和李师上了奏折,但是,用重税来对待流民,却不是孤的本意。不管您怎么看,反正孤认为,人都是有奴性的。特别是普通的百姓,他们习惯了官府、豪绅、地主的压迫,绝不会以为朝廷会发善心,免费为他们提供屋舍土地,免费给他们入籍。

正因为如此,魏大夫,您的条件,在流民眼里,跟欺骗是一样的。您开出这样的条件让他们出山,他们只会以为您是在哄骗他们,没准儿还会幻想着出山后,被抓去做苦役之类的。相比较之下,重税的条件,就容易让他们接受了。两倍的赋税,虽然重,但是不到让他们活不下去的程度。一连二十年之久,更是让他们觉得等价,罪孽和赎罪之间的等价。

而‘表现良好就减少年数’的规定,其实就是最后的保险。孤已经跟蓝田县令吩咐过了,等所有流民都出山安定以后,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是拿谁家的小孩子长高了当理由,也要尽快的把所有人的惩罚降低到五年以下,直至没有。

这样的话,您信不信,流民能很快安定下来,而且,他们在熟悉了回归大唐的生活后,还会对朝廷心存感激。所谓的民心,不就是这么得来的?”

说完,李承乾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

茶几对面,魏征已经呆滞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太子强调要加重征收赋税,居然是这个原因。亏他还因为这个,没有直接站出来支持太子。

是的,当日朝堂之上,只有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官员没有站出来支持。

好久之后,魏征才从内疚中走出来,恭敬的对太子拱手道:“想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