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尚书左仆射萧瑀却站了起来。
坐得离皇帝远就这么一点坏处,就算有要紧的事儿,也只能等前面的大佬们讲完,才能轮到自己。
言官罗秋正叹息一声,只能重新坐回去。
躬身施礼后,萧瑀道:“陛下,昨日,长安县县令和万年县县令一同上奏,可是,为何奏折由御史台直达天听?按照律例,就算是弹劾的本章,也应当经过中书省才是。臣请陛下彻查此事,朝廷自有其法度,肆意越权,岂是能够开先例的?”
说完,萧瑀冲着李承乾微笑了一下,然后对言官们狠狠的瞪了一眼,才回到自己的位置。
萧瑀的一笑,让李承乾顿时摸不着头脑了。
按理说,自己跟这个老头没什么交情啊?怎么今日,他会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的?
虽然只上了几次朝,可是有李纲和虞世南在,他对于朝堂上的一些规矩,特别是潜规则还是比较了解的。
弹劾的本章,确实直达御史台,可是,也应当经中书省审阅后,才会送到皇帝面前。如果不走正常程序,直接送到皇帝的案头,就算是有理的奏折,信誉度也会立减五分。
萧瑀,明显是要抢在言官之前,先把这件事抖出来。
思前想后,也想不到老家伙帮自己的理由,李承乾只能放弃了思考。不论如何,待会儿下朝后都要道谢的,到时候再问就好。
萧瑀回去后,几个言官几乎是同时站了出来。
先一步施礼完毕的罗秋正,大声道:“启奏陛下,微臣今日要弹劾东宫太子与御史大夫魏征。长安、万年县县令上奏,太子之养殖场散养鸡鸭,对周边百姓的耕作产生了影响,无端扰民,此为一;
万年县县令何寿云,其阻拦太子车前,讲述道理,然太子依旧不理,倚仗侍卫兵刃之利夺路而走,仗势欺人,此为二;
太子年幼,本该是读书学习的年纪,却跟民间商贾纠缠不休,为金银财货所迷,肆意胡来,此为三。
而魏征者,万年县县令拦车讲理之时,随侍太子身边,却不以大义为先,反而蛊惑太子做错事。
故臣奏请陛下降罪于太子,并收回东宫财政管理之权,切莫让年幼太子走上歧路。故臣奏请陛下降罪于魏征,以戒朝廷中意欲依附太子之人!”
罗秋正说完,跟着他一起站出来的言官们齐声道:“臣附议!”
说完,长揖不起。
看着这群义正辞严的忠肝义胆之士,房玄龄忍不住转过头,对魏征说:“都是你手下的人,今天怎么对你也下手了?”
魏征叹息一声说:“如果这些确实是太子的错事,你觉得老夫会冷眼旁观?这群混蛋,想干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想要政绩想疯了。越过中书省直接送到皇帝案头?他们以为他们是老夫?不问真相,看到奏折后就热血上头。老夫昨晚给他们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