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开书院

作者:抉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赏后,就不再急着兑换,而是淹死、晒干了再送过去。

这样一来,养殖场也不用在晒蝗虫这件事上分配人手,两处兑换点虽然人山人海,但是依旧勉强能够支撑。

不过这个平衡,却在外地游民的加入下,被打破了。

关中人很奇怪,尽管发生了蔓延整个关中的灾难,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往别的地方去。明知道长安也在蝗虫的袭击下损失惨重,可他们还是不由自主的朝长安聚集,渴望着能找点活计,不至于饿死。

长安、万年县接收了游民,并且给他们指名了换粮食的方法。

就算蝗虫满坑满谷,也禁不住这么多人漫山遍野的追寻啊。

所以当外地的游民也加入捕捉蝗虫的大军后,一时间,长安城周边再也见不到成群起飞的蝗虫了。

“太子殿下,您以粮食换蝗虫,确实是个应对灾难的好办法。可蝗虫就这么多,下官今天已经听过很多人抱怨,说捉蝗虫的人都快比蝗虫多了。再这么下去,咱们的粮食还怎么发?”

余秋生不愧是一个亲民官,六月的炎炎烈日把他从一个白脸书生晒成了黑炭头,一身官服沾满了汗渍,鞋子也布满了补丁。

轻便马车上,李承乾和李纲并排而坐,听着余秋生的诉苦,不由得也发了愁。

蝗虫换粮食,对这场蝗灾而言,是最直接的处理手段了。可是,外地的游民刚一过来,这交换就要结束,别的还有什么办法?

“让本地已经存够粮食的百姓,先收手吧,济着外地的百姓先来。现在蝗虫远远没有抓完,应该还能顶一阵子。另外,游民的住处,你也得给安排好了,孤觉得,今年不会继续干旱,会有大雨。同样的吩咐,你也告诉何寿一声,让万年县那边也照例施为。”

问清楚太子的吩咐后,余秋生就一路小跑着下去吩咐了。

这次的蝗灾,规模这么大,他从未想过会是这么小的影响。

百姓们都很安分,听说朝堂里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吵起来。这就好,这就好。

只要不生乱,再大的灾难都会过去的。

所谓轻便马车,其实跟后世人力二轮车差不多,最多只有一个折叠起来的顶棚。

这样的车子,用来在长安内代步可以,但是出城就不行了。

于泰死死的拦在车前,死活不肯让太子出去,要出去也行,必须乘坐将作监制作的那辆内衬铁板的马车。就算是这轻便马车,也必须在侍卫的团团包围中,才能出去。

出不了城门,简直无趣至极。

所以在李纲的建议下,李承乾便去了李府。

李纲的孙子李安仁,已经从祖地返回,继续自己的教书之旅。

茅草棚子下,是一群守着小土堆写字的孩子。

作为小商人和平民的孩子,他们享受不起专门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