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学院的建设,工部没有掺和进来,大概是觉得这样的事情,还不够动用朝廷的力量。
匠户每年都要被朝廷征辟,做二十天的白工。工部的好多工程,都是借着这一条省钱的。因为没有朝廷的命令,所以建设学院出工的工匠,东宫是要给钱的。
对于这一条,李承乾并不觉得有什么心疼的。干活得钱,天经地义。更何况自从第一天就公布了工钱日结的消息后,工匠们的活儿做的更精细了。在没有水平尺的现在,就凭着一碗水,工匠们硬是把学院的建筑弄得格外平整。水泥铺就的地面,赤着脚踩上去都不会被硌痛一下。
土地平整到了渭水河边,在留下足够的安全距离后,将作监的能工巧匠就开始出手,给学院的先生们建造住宅。河畔带着菜地的小院儿,比起长安里的宅子不知道自在了多少。
“呵呵,我等虽然满腹经纶,但是敛财的手段,跟太子相比,可是远远不如啊!如今学院建成,我等只需要带着家人行李,就能直接入住。说好了,这院子老夫不能白要,所需花费,就从老夫任职后的例份里扣除吧。”
洛阳的杨度先生,是前朝的杨氏族人,可是因为关系远,且没有受封当官,才能逃过一劫。
大唐建国后,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多次邀请他出山入仕,无一不被拒绝。结果,闷在家里快要发霉了的老杨,在李纲的一封书信诱惑下,立刻就从洛阳赶到了长安。
“先生这是说的什么话,教书育人者,谁都必须尊敬。不过是渭水河畔一座小院而已,孤怎敢跟您要钱呢!”
杨度哈哈大笑,伸手拍了一下李承乾的肩膀:“小子,你对人心的掌控还是不够啊。你没听说过‘宁死不吃嗟来之食’这句话吗?等你的学院建成,各地大儒都来任教的时候,若是你硬塞给他们院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跟他们要了钱,才能让他们心安理得的住下来。”
参观了学院建设工地的杨度,很是满意。本来他听说大灾之年还有人做大工程的时候,还大吃一惊,生怕隋末旧事上演。可谁曾想到了这里,才发现所谓的大工程,同时也是救灾的一个手段而已。
在安排护卫把杨度老先生送到长安居住后,李承乾才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接着对付那一堆滑轮组。
高中的时候就学过滑轮组,还记得当时物理总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可是现在再一回顾,当初记得清清楚楚的东西,被城市里的各种便捷小道路线不知道挤到了哪里。
固滑轮就是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是能让力加倍多少来着?
边回忆着边尝试,在阎立本不明就里的注视下,李承乾算是跟这堆木质的滑轮较上劲了。
水泥的出现,让阎立本对太子殿下敬佩万分,虽然看不懂太子在干什么,但是他还是跟随左右,随时准备给太子造新的轮子。
求知的过程是艰辛的,哪怕带着些微的印象重拾记忆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