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面无表情的接受了所有人的跪拜,才下令开宴。
贞观六年,到来了。
当太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百姓才能真正的开始安居乐业。当太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百业才能兴盛。
持续的太平是好事,可是也会带来不好的地方。没有外患就内斗,这是中原人千古以来都改不掉的恶习。
李靖当了没多长时间的兵部尚书又还给了杜如晦,如今武将任职尚书的,就剩下了工部尚书李大亮。老先生故世的时候,恰逢朝廷拟定关于高丽境内、前朝将士遗骸的处理方案。
以李靖为代表的武将认为,应当发兵高丽,迫使他们交出骸骨,而以房玄龄为代表的文官却认为,为了前朝遗骨损伤本朝将士的性命,不划算,只要派一个使节去讨要就行了,为何非要发兵?因为兵发东突厥而颓靡的国库,好不容易才恢复一点元气,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出兵了。
武将想要发兵,文臣阻止,文武相斗就这么出现了。
皇帝也认为现在不是征伐高丽的时候,所以也就没有支持武将,而是支持了文臣。
上元节过去,新的一年大朝会的时候,出使高丽的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回了高丽的回信。
要骸骨,可以,不过需要皇帝亲口背书,中原永世不得进攻高丽。
“老子早就说过,高丽那帮混蛋绝不可能这么容易的就交出骸骨,现在好了,上了门还被打脸,敢问房相,这下,你可舒服了?”
程咬金最喜欢的就是落井下石,所以等相里玄奖说完后,就站出来抖动毒舌。
“知节说得难听,但是道理没错,老夫跟高丽打了好久的交道,知道这个种族有多么的目中无人。哪怕他们给大唐上了朝贡,自称臣子,可他们还是不改贼心。去年我们对东突厥动手的时候,高丽的边境不就有所异动了吗?对于这样的国家,只能临之以威,什么时候还有委曲求全的说法了?
老夫从边军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商量这件事。如今朝廷的请求已经送到了高丽,还被人家拒绝了,好家伙,老夫都不知道还有没有脸面去边境了。要是敌方将领拿这件事羞辱,老夫都不知道怎么还口。”
张俭是对于高丽最有发言权的一个,因为他一般都坐镇在大唐东北边境,以一人之力对抗契丹库莫奚靺鞨高丽,而边境安定,不得不说手段了得。
他一开口,好多军方的将领都大声叫好。武将嘛,就靠着一张面皮活人。国家强大,身在边境对抗外敌的时候也有底气,就算打不过,也不会心生气馁。但是国家掉面子就不一样了,人在边境都跟着丢脸。
相比较叫好的武将,文臣这边却头疼万分。张俭的话说的太绝了,因为讨回前朝遗骸的事情,都不愿意回边境坐镇了。如今只要这家伙呆在长安一天,文臣这边就要承受骂名。因为张俭说了,是因为文臣让他没面子,羞于回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