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魏征的担忧

作者:抉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句话,李承乾说的斩钉截铁。

魏征呵呵一笑,并没有避开太子的礼节,而是说:“其实微臣留下诏书,就是想让殿下从长安的是非窝子里钻出来。事实上,打从大唐平定了天下,就注定了会接连引起争端。如今陛下跟朝臣之间起了争执,是可以预见的事情,算不得什么。过一段时间,要是勋贵整体之间出现什么争端,才是真正乱糟糟的局面。

如今殿下离开长安这个是非窝子,参与到商律制定的事情中来,就微臣看来,是好事儿。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微臣发现了商业发展中好多不妥当的地方。殿下既然是商业发展的促进者,又对此间的门道格外清楚,相必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吧!”

魏征对于长安的形容,很是贴切,不过为那里的事情费心力实在是不值当,反倒是魏征所说的不妥当的地方,引起了李承乾的好奇。

端起一杯茶递给魏征,李承乾好奇道:“长安的事情暂且不论,魏侍中,您发现了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太子递来的茶水,还不是魏征能够推辞的。但是因为风寒的原因,魏征只能转过头再摘掉口罩。这样同向坐着的姿势让李承乾感到怪异至极,但是魏征坚持,也只好忍着。

喝了一口茶后,魏征才说:“首先就是物价不均匀的问题,自长安而始,一样的东西,价格都不一样,但凡是物价比别地高很多的地方,必定是商人的聚集区,比如郑州,州府所在,哪怕是青菜,价格都比小的县城高出三四成以上。”

边听着,李承乾边点头,神情严肃,但是肚子里却笑开了花。这哪里是什么问题,这是必然,别说郑州了,现在长安城里外的物价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了。高消费群体聚集起来,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这跟乡村城市物价不同是一样的道理。必然发生的事情,归纳到问题里面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再者就是人心的变化,殿下,自从商业放开限制,再加上好多大商人在江淮洪水中的慷慨解囊,民间对商贾已经不再那么鄙视了,再加上朝廷对于商人群体的重视,好多摇摆不定的人,都放下面皮,加入到了商贾的行列。商人的数量,开始了疯长,这是不对的啊殿下,好多的农田到现在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耕种,真要到了全民皆商的时候,恐怕会出大事的!”

说完,魏征戴上口罩转了过来,因为说话太多的原因,嗓子更加沙哑了。

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乾也同样有一点忧虑,或者说,自从决定催促商业发展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忧虑。人人都去经商的话,导致的就是粮价的飞速上涨。说到底现在不是后世,一个不以务农为基础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毕竟指望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所需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真正的“核平时代”,唐朝,这么做的国家除了完蛋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小国如此,大国更是如此。

长叹一口气,李承乾不知道自己想事情的时候,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