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千古功过

作者:抉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笑着拍了拍李泰的肚皮,长孙笑道:“你啊你,真的得减减肥了,都说痴肥痴肥,怎么到了你这,这么聪明的人也这么胖?阎婉那么窈窕的身子,可怎么禁得起你压哦!”

这话一出,李承乾和李泰对视一眼,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长孙开始说流氓话也不是一次了,为了让孙子今早出现,她现在真的是什么办法都在尝试。

“儿臣也想啊,要不,明天起儿臣跟皇兄一起晨练?”

李承乾噗嗤一笑:“可以啊,哥哥保证把你的一身肥肉减下去,不过咱们可事先说好,青雀啊,要是你坚持不住的话,我就把你送回长安哦。”

“别别别啊!我保证不退缩就是了!”

别的惩罚,李泰一定不屑一顾,可是回长安,可算是踩到他的尾巴了。虽说在长安的时候,也能住在学院,可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出门在外自由。

“好了,既然决定要减肥,那就从今天起开始做。母后也就是怀着孩子,否则也能跟你们一起。”

李泰郁闷的点头,对自己今后的清晨,已经不抱希望了。

吃完饭并不适合,马上运动,所以半个时辰后,李承乾才带着李泰一起开始晨练。只是第一天,就把李泰累的像河水里刚捞出来的一样。

有了便宜行事的旨意在,做事情就方便了很多,所以李承乾理直气壮的掺和进了汴州的政务里。大手一挥之下,就给芦苇荡里出来的人安上了流民籍,享受跟流民一样的待遇。都是可怜人,就算他们有罪,然而当初也是被逼无奈才进入芦苇荡避世的。只要有安定的生活,只有蠢货才会继续铤而走险。

安排好各种事宜后,李承乾就命令队伍开拔,离开了汴州。引导流民入籍,对地方官员而言,可是大功,李承乾可没有分一杯羹的意思,再说他这个太子,要各种功劳本来也没什么用。所以,所有后续的事情,交给汴州的官员才是最合适的。

过汴州,经菏泽,在运河口转弯北上,就进入了兖州境内。

京杭大运河,实际上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能与长城并肩的伟大工程。

只不过,跟历史结合起来,京杭大运河相关事件中,最令人熟知的,反而是隋炀帝,这个一直毁誉参半的精彩人物。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事实上这首诗,无论如今,都是极有道理的,它适用于所有人。

千古功过有谁能盖棺定论?谁又不是都在争议中,在好人坏人的边界左右摇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