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官场的潜规则

作者:抉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示意方宇跟着进城,李承乾边走边说:“你黑成这样,倒是不至于让孤震惊,主要是你不知道啊,这一路过来,孤一直在暗骂兖州刺史是个蠢猪,一把好牌打的稀烂。如今看到兖州刺史是你,反倒是让孤犯了嘀咕,先说说你是什么时候跑来这里当官的?听完年限以后孤再决定要不要骂你。”

学院出身的方宇,对太子这样的语气早就见怪不怪了,苦笑道:“您的口水可吐不到学生的身上,学生是今年年初才来兖州担任刺史的。”

李承乾点点头,放弃了先问长篇,而是转而问道:“孤记得你原本是被赵公抢到了户部去担任管事,虽然品级不入流,可是把你们按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让你们积淀的。朝中大佬用人方面,我等根本捉摸不透,但是你们今后都会受到重用,还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你的主官是赵公,以后更是前途无量啊,怎么就被外放了?如果是做错了事情,就跟孤说,赵公是孤的舅舅,孤的面子他还是会给的。”

结合兖州的现状,李承乾觉得“外放”的可能性很高。所谓的京官外放,不一定是贬官,有前途的官员被外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明面上是升官,但实际上就是断了前途。方宇这个人李承乾还是有一点印象的,虽然他父亲早逝,靠老母拉扯大,但是学习的时候十分认真,当初的毕业考核也是中上的成绩。中上,虽然只是第三阶段,但是跟上上和特上比起来,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所欠缺的,也只有那一点惊艳而已。

换句话说,平淡无奇内容的中上,绝对堪称上上。他想不明白,这样一个精英,为何会被外放到了兖州。

见太子准备为他说话,方宇感动不已,认真的躬身一礼道:“谢过殿下美意,只是,学生到兖州来担任刺史,并非是外放,而是来积攒功绩的。赵公惠学生良多,此番遣送兖州,也有考校之意,殿下大可不必担心。”

听到这个回答,李承乾才点点头,在亲率和府兵的簇拥下,到了兖州州府内为他准备的住所。

这一路看过来,就能看出兖州的穷破,明明是州府,可是只有中心稀疏的几处有砖瓦房、木房,余下几乎都是土坯房。沿街也看不到多少店铺,一般都是挑着青菜河鱼之类叫卖的百姓,顾客还没几个。偶有交易的,交易方式还是以物换物。

说实话,以物换物在大唐全境,基本都是最通用的方式。基本上铜钱就是衡量一个地方发达与否的衡量标准。因为像铜钱都没有流通,或者说流通不进来的,本身就是死地一般的地方。

走到全兖州州府少有的庭院门前,李承乾自认对兖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考量。方宇作为户部潜力种子被派到这里来,还真是一份天大的历练啊。若是这一潭死水能够起死回生,这家伙绝对能一飞冲天。但是如果也陷了进去,估计仕途也就陷进去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地方可是赌上了方宇的半生甚至是一生啊!

这一路过来,居住的最简陋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