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其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茵陈、草决明、苍耳子、栝蒌、丝瓜络、大蓟、蒲公英、白茅、天花粉、香附、蛇床、地丁、王不留、北柴胡、桑白皮等,都很适合在兖州种植。
学院出身的方宇很清楚,伴随着医学院的发展,今后各地的药材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场景。指望在深山大川里面挖药材,还是直接考虑种植比较合适。
此外,棉花对于好多山东百姓而言已经不是稀奇东西了。因为兵部户部同时看重的原因,再加上条件的适合,山东之地的官员几乎是半强硬的推广棉花的种植。兖州同属山东境内,也很适合种植棉花。棉花加上药材,就是兖州未来主要发展的作物。
当然,重中之重的还是粮食类作物,农学院最新的水稻,还没实验出结果,就已经被方宇盯上了。学院里交游广阔的他,跟学弟保持一点联系,并不困难。
至于商业,兖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会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沂水、黄河、运河,身处这些地方的交界处,兖州能够在水运方面变成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管是往东沿着黄河入海,还是往西前往长安等地,南下进入江南,都可以。另外,水陆不分家,水运发达的地方,陆运一定也能发展起来。至少在兖州境内,方宇已经粗略规划好了好几条官路。
这就很不错,到底是学院出来的,别的官员以为的异想天开,在他们的眼中反而是规划。画一张惊人的规划图,用不着完全的实现,只要把其中的大部分都变成现实,本身就是惊人的。相比较之下,东一榔头洗一棒锤的瞎干,效率绝对是比不上有规划的进行。
点点头,点点头,一直到最后一张,翻开以后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李承乾才皱起了眉头。
看到太子皱眉,方宇顿时乐了起来。既然太子露出这个表情,那就说明他的规划有需要补充的部分,就算挨一会儿训斥,只要能查缺补漏,就是赚的。
果然,在方宇的期待中,太子指了指没有了后续的规划书:“城池呢?你别告诉孤你就准备用这残破的兖州州府当作经济中心了。要知道,一座有目的的建设起来的城池,才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向的利器。一旦商人自发的建设出超越州府的聚集点,难道你还要上赶子的去追人家,把治所搬过去?”
方宇用力的抽了一下自己的脸,拱手道:“是学生粗心大意了,这就着手准备!”
见方宇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李承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都是聪明人,提醒一下有必要,手把手的教人家怎么做,可就是愚蠢了。方宇的能力足够他主持好兖州的各种事情,他这个太子指手画脚的,对方宇而言并没有好处。
将规划书递给方宇,李承乾主动走过去,拍了拍方宇的肩膀说:“好好干,兖州功成之日,就是你方宇名载史册之时!”
虽然名载史册之类的话语对学院弟子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引诱,可是听到这一番话,方宇还是忍不住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