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狼来了

作者:小桥散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常住王府井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萧文生和李大刚送他到酒店放了行李,然后一块在三楼的咖啡厅闲聊。

李大刚笑着介绍说:“少爷,马尔斯91年到了香港之后,成立了香港麦杰投资有限公司,除了进行一些投资活动,也帮助一些需要改革的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合作。四年多,他促成了127家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合作,赢利了62亿人民币。去年一年,他促成了21家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合作,赢利了16亿人民币。”他说着,看看马尔斯。

马尔斯在香港接了南洋金融总经理杨自清的电话,南洋集团继承人萧文生要在中国收购煤矿和钢铁公司,要求他过来协助。马尔斯来香港后,投资快、稳、准,短短4年,帮南洋金融赚了150多个亿,有望回南洋后进董事会,甚至接替杨自清。所以,他也想在南洋集团继承人面前好好地表现一下他的能力,急忙说了几个经典收购案例。

“1991年,尧州一家日化厂负债3000多万,面临破产,我们出资5000万收购他们,1992年,以1.7亿出售给一家rb日化公司,赢利1亿多元。”

“1992年,我们和欧洲一家啤酒厂合作,各自向华北省金豪啤酒厂注资4000万,半年后,我们把手上股权卖给欧洲啤酒厂,赢利8000万元。”

“1993年,我们在滨海市6000万收购了一家家电厂,同年以1.8亿转让给rb一家家电品牌公司,赢利一个多亿。”

“1993年,我们和西京的双林医药厂合作,两年内慢慢收购西京双林医药股权,今年年初出售给瑞士一家全球知名的医药公司,赢利1.8亿元。”

“去年,我们收购了上海一家服装厂,年底转让给意大利一家全球品牌服装公司,赢利了7000万。”

“这次我们来lh市,是帮美国百洁日化公司收购lh市一家日化厂,粗略估计能赢利1.2亿。”

萧文生尽管人在偏远的西北,却时时刻刻关心着中国企业,经常读一些外资公司和中资企业合作的新闻,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管理僵硬的中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严重亏损。外资公司看中了中国市场,以合作、合资、收购或代工等手段慢慢地控股了中资企业,借中资企业做跳板,占领中国市场。也有一些投资公司凭借他们雄厚的资金收购中资企业或股权,然后高价转让或出售这些中资企业或股权。

像啤酒行业,短短几年,中国至少二十几家地方啤酒厂被外资啤酒公司收购或控股。中资企业已经慢慢地沦落成了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中国市场也慢慢地被外资公司控制或垄断。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最大的印刷机械厂已经被外资公司控股高于50%,机床行业已经失去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市场更是80%左右属于外资公司,传真机和摄像机的国内市场几乎被洋货垄断,其市场占有率高达98%和99%。一些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