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不忘旧恨

作者:小桥散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文立萧连权和萧连杨打电话,叫他们晚上来红树林镇。

尽管南天大厦有南天地产办公室,但萧文立几乎天天来红树林镇,今天他去了工地,晚上回来。萧连权常驻在南天大厦,他也没问题。萧连杨周末在白云山城,周一和周五在太平镇,他今天回来也没问题。

下午六点多,萧文立和萧连权萧连杨来了红树林镇。他们与宫永奎认识,大家寒暄之后,出去找餐厅吃饭。

萧连权和路家廉已经在ft区新太平洋商业旁边租了一栋商务楼做新的商场,他们租了六层楼,一楼是钟表首饰,二楼是化妆品,三楼是服装,四楼是名包,五楼是酒水,六楼是食品。这些钟表首饰、化妆品、服装、名包、酒水和食品全是世界品牌。只要你有钱,能在这儿买下全球的品牌商品。

萧连权简单地和宫永奎说了新商场的情况。新商场在装修,装修费花了500多万。明天他亲自带他去新商场熟悉一下环境,然后交给他组建团队。

萧文雨忽然和萧连杨说:“连杨,今天去买手机,忽然想起了95年咱们在香港的遭遇,那个营业员的嘴脸,我仍然记着。”

萧连权笑了,“三叔,当时是手机没有开放,国内价格又贵,他们牛哄哄的,现在手机放开了,价格也差不不多,没谁去香港买了。”

萧连杨反而说:“中国有十几亿人,一人一部手机,这要多少部手机。”停了停,“中国手机市场几乎被外资手机巨头垄断,我们不为私心,也要打破他们的垄断。”

萧文立赞同地建议:“我也赞成自己生产手机,但这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生产机器,最重要的是技术和团队,咱们需要好好地策划策划,从长计议。”

萧连杨笑了,“从南天科技成立,我已经在策划这一块业务了。手机技术主要被几大手机通信巨头控制,但咱们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模仿能力。行业内说,中国企业尽管不能生产手机,但你去了太平洋数码中心,不管手机上的任何零件,你都能买的着。”

太平洋数码中心是南城科技市场的名字,80年代初期,南城政府应香港几家科技公司要求在福冈区按着香港的地方划了一片地做工业区,主要生产电子、通信和电器产品。到了80年代末期,这几家香港科技公司搬迁去了龙华工业区,这一带区域空了下来,但南城市政府抓住转变契机进行了改造,这儿慢慢地成了电子市场,也是中国比较知名的电子市场。有人说,这儿是中国科技的晴雨表,这儿不仅有电器店,也有手机店和配件店,新兴起的计算机组装店和配件店也有几十家。

他接着说:“这两年,我经常去太平洋数码中心,和几家手机维修店老板已经混熟了,他们在这个行业厮混多年,学问或许不高,但经验丰富,也深知所有电子产品的优缺点。我看过他们自己组装手机,找一个二手手机外壳,自己挑选一些零部件,二十来分钟,一部手机成了,装上手机卡,信号和音质一点不比新手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