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南洋造船的实力比东海造船厂和华东造船厂都大,我们怎么收购他们呢?”
萧文雨笑了笑,问:“外资企业收购本土企业一般是什么价位?”
曾少康笑着回答说:“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交易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心理上的劣势,一般来说,交易价格比实际价格低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有时候甚至低百分之几百。如果一家企业能以百分之三十出售,必然谢天谢地,大吹大擂了。像东海有家机械厂,资产总值十二亿,出售给
一家企业的时候,实际卖了三个多亿,这样他们老板仍感觉沾了多大便宜。”
“所以,外资企业收购中资企业的时候,除了他们使用一些不正当手段外,也有着压价的心理优势,他们敢往下压。南洋造船第一次找蔡老板谈收购的时候,给了十五亿,已经有不少人建议蔡老板抓紧时间卖了,怕错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我坚决反对,华东造船厂一年有五六个亿的利润,老板又年富力强,干嘛低价卖给他们。蔡老板听从了我的主张。”
萧文雨不屑地笑着说:“中资企业老板想低价卖企业给外资企业,除了一些背后故事,他们也想尽快脱手,拿着钱出国过着悠闲富裕的生活,咱们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降价,反而高价卖给他们。”
曾少康想了想,问:“价格太高了,他们不买呢?”
萧文雨自信地笑着说:“他们盯华东造船厂不是一年两年了,现在突然不收购,重新再找其他船厂,他们能耗得起吗?”
郑世保符合地说:“咱们要挖一个坑,一个大坑,没有任何破绽的大坑,然后引诱他们来收购,最后跳了进去。”
曾少康想了想,“华东造船厂不是上市企业,资产、销售和赢利不需要向外公布,只要我们造出一个能以假乱真的账,或许能引诱他们上钩。”停了停,“华东造船厂总资产产37亿,这是实际资产,如果算上我们这两年的收购,世保再配合我们,或许我们能搞一个总资产百亿左右,以四五十亿的高价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