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总经理陈加保不吃他们这套,一律按能力说话,如此不识抬举的行为一下子激怒了相关部门,如果不是怕担上破坏外资投资的罪名,卫生、工商、警察、治安部门早隔三差五地来光顾了,即便如此,他们也使了不少绊子,2001年,南洋药业和上海一家代理商达成协议,一年往上海销售2个多亿的药品,但开发票的时候,税务部门只给南洋药业一万元一张的发票,一个月的发票足足一千多张,人家嘲讽他们说买药送本书。
2001年,南洋药业计划在南城、海州、南平几个城市试点平价药业亿打开市场,回馈患者,所有药品都是市场价,但仅仅开了三天,晚上来了一拨不明身份的人,一顿打砸,药店全毁了,药店经理报了警,警察来了的时候,暴徒们早跑的无影无踪,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南平药厂原厂长叫黎耀光,是个下乡知青,在农村学了点医学知识,是个乡村医生,返城后进了南平药厂,在一个亲戚的关照下,一步一步,最后是南平药厂副厂长,老厂长退休,他成了厂长。
黎耀光是他不善于经营,也不善于人际关系,他做了厂长,南平药厂一直亏损,原来政府出钱补贴,后来政府也不干了,南平药厂便不死不活地拖着,南平政府又拨了几年款,也不想再干了,便想改制。原来想私营化,但医药是高科技产业,没多少人愿意接盘,最后想了招商引资。一来摆脱了南平药厂这个包袱,二来给南平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三来同行效应,南平药厂改制后赢利了,也能带动越来越多的医药行业来南平建厂投资。中国有十几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也是全球医药公司的大蛋糕。
南平药厂改制后,黎耀光办理了退休手续,拿着退休金,在np市开了一间茶楼,主营茶水和点心,生意不算好,也不算坏,维持一家生计。萧文雨想了想,决定去np市找黎耀光谈谈。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已经很有盛名,文人品茶,俗人喝茶,品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饮茶的人多了,茶楼和茶馆也应运而生。南平是南城和海州的后花园,一些本地人结合香港的茶餐厅和中国的茶文化,建了一个有一个茶馆或茶楼,既能品茶,又能用餐。
黎耀光的茶楼在npsn区,位置不在区中心,茶楼有两层,五六个服务员,生意不算红火,也不算冷清。
萧文雨到了茶楼,点了一杯茶和五六个点心,给服务员50元钱小费,麻烦他请黎耀光过来。
过了两分钟,黎耀光来了。他五十五六岁,个头不高,精瘦精瘦,皮肤黝黑,他和萧文雨有过几面之缘,在他对面坐下,“萧主席大驾光临我这个茶楼,有什么贵干呢?”
萧文雨没有回答他,反而问:“黎老板,你这茶楼不错,但靠你的工资,恐怕三辈子也挣不来吧?”
黎耀光愣了愣,“萧主席的意思是?”
萧文雨给他倒了一杯茶,“我和南洋集团有点过节,希望黎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