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文明交流

作者:苍穹之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与此同时,大食法和西方教也追到了长安,希望大唐不能一如当年的盛唐一般,允许他们在长安建立寺院。

很多事情,如果不能让它站在阳光下,它就一定会钻入阴影中。

控制在眼皮子底下,总比让他们暗中野蛮生长强吧?

而且这个时代的传教士都是各文明中的精英,没有一定的文化肯定不能胜任。

李晔有意把他们变成大唐的两个窗口,可以眺望西边的两大文明。

太宗高宗玄宗,都曾允许过他们来长安发展。

贞观六年,天方人旺各师,西方至圣之母舅,护送天经《古、兰经》入大唐,太宗听讲经论道,颇有实学,敕建大清、真寺。

但三百年过去了,他们也没见他们发展成洪水猛兽。

大唐的文化自信便在于此。

无论是大食法还是西方教,真正有吸引力的是中亚,突厥、回鹘、葛逻禄这些草原上野蛮人,没啥文化,唐末全面内卷,也就让大食法占了便宜。

对李晔而言,只要限制宗、教野蛮生长即可。

不鼓励不提倡也不排斥。

当然,也仅仅是允许他们在长安建寺,传经授教等一切活动都要得到朝廷的允许。

至于西域和昭明国,则是坚决打击。

李晔发下严令,不允许大食法和西方任何教派的存在。

对以往的信众课以重税,以经济手段逼迫他们逐渐放弃大食法。

河中狂信者纷纷西迁,让黑衣大食回了一口血。

不过黑衣大食前所未有的恭顺,承认了大唐对河中、呼罗珊的占领。

拜占庭屡次派遣使者,拉拢大唐。

而可萨人,内部面临大分裂,一部分人主张重拾突厥人的身份,回到华夏文明圈。

一部分则主张迁都克里米亚,远离大唐与契丹。

没有人敢在军事上挑衅大唐。

看着长安越来越多的西方商人,李晔觉得是时候开展文明的交流了。

任何时候,都要睁眼看世界。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古天竺人发明了数字,阿拉伯人推广,并传到了西方。

事实上,这个时代随着大食法的蓬勃发展,大食人法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建筑学、科学、医学和艺术都有极高的造诣。

特别是医学领域,解剖学药理学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后世西方所谓的文艺复兴,其实大量借鉴了大食法文明。

而只有睁眼看世界,才能不被世界抛弃。

为此,李晔组建庞大的使团,从尚学中挑选文武精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入大马士革,然后入绿衣大食,一部分入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