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引导,很多热血之人踊跃报名参加。
短短几日,禁卫军扩张到两千五百人,这还是精挑细选的结果,主要成分是流民和土匪。
既然扩军,就要重新梳理兵制,李晔借鉴这个时代兵制的框架稍作改动,废伍长,以十人为一什,设什长,十什为一都,设都头,五都为一营,设正副指挥使。
李晔自任都指挥使,同时设一个亲卫都,指挥使为辛四郎。
一共五营兵马,兔崽子们都跟着水涨船高,原先的九个什长全都升为正副指挥使。
这么多人的训练,靠李晔一个人是不行的,李晔又组建了一个教官队,从最早的两百多兔崽子里抽调优异者组成。
这些人无论是实力还是忠心都无话可说。
李晔本想跟教官队一起训练的,却被元景成拦住了,随着细柳城的壮大,名声渐渐传出去了,引来更多的流民,细柳城到了极限,马上要入冬了,城中的粮食刚刚够过个冬。
这些日子以来,李晔能把心力投入到军事上,多亏了元景成把细柳城料理的井井有条。
细柳城原本就是个小城,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扩军以后,城中就显得拥挤了。
李晔沉思了一阵,这么挤在城里也不是个办法,带进长安恐怕更不行,长安城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别有用心之人的揣度。
“去齐天王寨!”李晔只能打起山谷里的土匪寨子。
那片山谷是个绝佳的藏兵之地,齐天王能悄无声息在里面发展到一万多人,就说明这个地方的优势。
元景成知道齐天王寨,不过他的真实想法是迁一部分人进长安城,毕竟偌大个长安,人口不足它全盛时期的六分之一。
李晔其实知道他的意思,不过有苦难言,长安的确是最佳的移民之地,但长安同样是叵测之地,被人看出端倪,暴露细柳城的底细。
禁卫军是李晔藏的一把暗剑,还不到展露锋芒的时候。
元景成见皇帝避而不谈长安,也就没再坚持,“齐天王寨名字不太好,请陛下赐名。”
李晔哈哈一笑:“就叫藏龙谷吧。”
元景成是个很好的执行者,三天不到的时间,就迁去了三千青壮和八百民团,李晔还让周云翼领着一营禁卫军过去。
扩军是完成了,但军费问题随之而来。
不能像洪武大帝一样既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
军队有理想,知道为何而战当然很好,但人若光靠理想只能喝西北风,必须正视军队的正当利益,这样军队才能有战斗力。
在这个问题上,唐朝是吃过大亏的。
唐懿宗咸通九年庞勋作乱,究其原因就是朝廷一再失信,为了节省开支,不让戍守桂林六年的江淮士卒归乡,士卒怒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