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是怀疑他是在演戏,而是担心他脑子坏了。
看来整天背唐诗,听忠义堂的故事不见得是好事,天天像打鸡血一样亢奋,总会憋出问题来啊。
一个活力正旺的年轻小伙儿,不想姑娘,天天想着砍人……
有些不对啊。
心里这么想,赶紧扶起他,叹气道:“我能有你们这帮兔崽子,何愁大唐不兴!”
周云翼见不提婚嫁之事,也松了一口气,换个话题:“臣在来同州的路上,抓到一漏网之鱼。”
李晔见他这么大张旗鼓的提出来,想来这个漏网之鱼不简单。
“带上来!”周云翼冲身后道。
两个禁卫军提着一个脏兮兮的文弱书生进来,近四十的年纪,衣服上沾了不少血迹,一见李晔,抖若筛糠。
李晔挥手,示意禁卫军放开他。
书生一下子倒在地上,挣扎站起,试图在李晔面前维持仅有的尊严。
“你是何人?”李晔有些好奇。
书生一声不吭,装硬骨头。
李晔心头大乐,这是在跟自己演戏呢?明明怕的要死,还装硬汉,这演技也太寒酸了吧?
其实他明白这书生的意思,这年代的文人都讲气节,装模作样,为的就是李晔高看他一眼,然后把他当大才。
这招三国演义里用烂了。
李晔面孔一板:“不说算了,拉下去砍了。”
两个禁卫还没动手,书生“啪”的一声跪在地上,“陛、陛、下饶命、啊。”
李晔蹲下来一脸坏笑的看着他:“现在能好好说话了?”
“能、能。”书生牙关打颤。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干了什么坏事?”李晔像审问犯人一样。
这书生不说则已,一说就竹筒倒豆子,差点没把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交代出来。
原来此人就是韩建的心腹谋士李巨川。
韩建蔡州猛人,打仗内行,治理政务方面就不行了,甩手扔给李巨川。
李巨川没让他失望,把两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此人之前的经历让李晔目瞪口呆。
黄巢挺进关中那年,此人考中进士,没等到朝廷安排工作,皇帝和中央政府的官员都跑了,求官不成,只能自谋生路,投奔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颇得重用,但王重荣兵变被杀,他被贬到兴元。
当时兴元的杨守亮知道他有两把刷子,招为幕僚,好日子没过两天,昭宗火力对准大宦官杨复恭,杨守亮是杨复恭义子,池鱼之殃,杨守亮完蛋,李巨川成为俘虏。
李巨川感叹命运多舛,在落叶上写了一首诗,被韩建看到,韩建虽是武夫,却看出李巨川有才,引为心腹,还让他当华州节度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