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一计不成又生二计

作者:宁溪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想,点了点头:“那就,买吧,反正也没几个钱的事儿,买了就办好,出问题你要负责任。

……正好咱们在榆垡刚弄了一块地,有一公里多点吧,原来打算建渝州职业学院二校的,正好给你们用吧,省着再建了。”

“那二校呢?”

“你们就直接改名叫京城职业技术学院吧,物流也属于职业嘛,没毛病。”

“不干,我们就叫物流学院,就在这边了,那边还是让他们重建吧。又不是学生不够分。”

张彦明笑起来:“你是打算兼个校长吧?能不能行啊?”

“能行。”王洪刚也笑起来。他还真有这个想法。

其实这个到是无所谓的事儿,张彦明想了想,又问:“那,职校的空乘班和地勤班怎么搞?是挪到你这边还是保留?”

“保留吧,别改了,我这边就是维持学校原状,然后增加一个职业学院,专门用来培训提高咱们的员工。”

“你找红叶没说这事儿?”

“没有啊,这事儿不得你点头吗?我找红叶说的是航空公司这边搬迁的事儿,搬到新机场那边去,得红叶批复一下。”

“感觉你就是想盖房子,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张彦明撇了撇嘴:“行吧,你们随便折腾吧,规划出来了拿给我看看。

对了,我答应同立军在那边给他弄块地搞个别墅小区,你别给忘了啊,那边弄一个可以。地都接过来了吧?”

“接了,手续都清了,红线也出完了。我就是看地方太大了这不才想把学校适过来嘛,正好那边也确实需要一个基地了。

这边用不完,你总不能全盖成经济房吧?”

国内这会儿流行经济适用房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的是来自某一位领导当初对新建楼房的赞美之词,说这房子美观大方,经济适用,是现代化的市政设施。

当时那是五十年代,楼房还是福利,不过经济适房用这句话就成为了对住宅楼房的统称。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房改开始了,这个话题被再一次提了出来,说要建设经济适用的房子,优先满足那些无房,住房困难的人民群众。

于是,无房和住房困难的领导干部,亲朋好友,做生意的大老板们都纷纷住上了经济适用的楼房。

生活富足有余的老百姓们涌入商品房市场,开始享受高品质的居住生活,开启了人生的美好篇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只是一个传说,名存实亡,一直到公租房出现。

但是一言难尽,结果稍好,实质内容不太好说。

“先做规划吧,规划出来我看看再说。”

张彦明摇了摇头:“和市里申请公交路线和地铁线,这个工作得抓紧,会叫的孩子才有奶吃。”

“明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