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4章 韦雪的请教

作者:宁溪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还真不知道其他渠道了。”

“我……我有渠道,我还是很厉害的,可以把国内的电影音乐送出去上映发布,也应该可以促成一些合作。

我们工作室和外边就有合作,电影在国内也会上眏。”

“那什么样片子才合适呢?我看好像那些获奖的都是拍的过去,或者历史戏,要么就是农村……好像确实有点那样儿。”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的,本身就是两个世界,文化和背景各个方面根本就不相似,就别说一方对另一方还带着歧视色彩。

如果想拍出来能在外面获得成绩的电影,需要考虑的就是票房,其他都是完全没必要的。”

“那,票房好不就是代表着喜欢吗?可是现在就是不知道怎么让他们喜欢啊。”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他们的电影呢?好像外面的电影在国内票房都不低吧?是吧?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那您喜欢外国电影吗?”

“喜欢啊,看过很多。我们国内的导演总是在强调在模仿,结果总是弄的四不像,自然就没有人喜欢。

自己人都不喜欢的片子还成天梦想着被外国人喜欢,感觉自己人喜不喜欢无所谓,外国人喜欢就是光荣是成功,这不是有病吗?”

“可是电影就是人家发明的呀,学习不对吗?”

“唉,”张彦明叹了口气:“妹子呀,纸还是咱们发明的,他们也没跟着咱们写中华字画中华画啊,是不是?火药也是咱们发明的。

甚至连刀叉都是咱们发明的。那就是个技术而已。

可是这些人非得连人家的文化习俗和常识也要学回来,那对劲儿吗?汽车也是他们发明的,那咱们开车是不是需要吃面包说外语?”

这个例子还真算不上恰当,因为咱们的汽车确实也和人家学着一样用外语,老百姓买了国产车一样弄不明白都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好几十年了国产车一直没有任何进步,反而自己原来的东西也丢了的原因。只会抄作业,已经不会思考了。

这种思维甚至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整个民族潜日识里都有着外国的就是好的,就是牛逼的这种意识。

自己人搞的设计百般挑剔还不想给钱,外国人设计的狗屁不通却欣喜若狂,多少钱都舍得给,还要到处替人家解释宣扬。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外国人比较好搞幕后交易,而且交易额度可以很大。

就像渝州的活要给申城,鲁尔的活非要找蓉城,差不多都是这么个道理。离的远事情好办。

“那到底应该怎么拍才对呢?”

“你不是演员吗?这是想做导演?”

“不是,我没有那个能力,就是想知道。我自己想不明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