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嘛,今年他还不到三十岁。想一想啊,就感觉咱们老喽。”
……
第二天中午,赵振华和老孙分别从京城渝城飞到蓉城。
张彦明过来送张彦君,顺便接机。
张彦君这边的事情忙完了,去了鲁尔。
“我前边来的时候你不说,我回去忙起来了你又单调,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折腾我?”老孙一见面就质问。
“我说了你就不用忙了?”
“……你牛逼。”老孙说不过张彦明,点头表示服气:“具体什么情况啊?”
老孙先到,两个人坐在车里等赵振华。
张彦明把计划说了一下:“我想来想去,以综合旅游开发的名义来进行最合理,稳妥,而且对你的能力也放心,所以只能辛苦你了。”
“三年?”
“三年完成基础建设,这个时间应该不短,够用了。”
老孙打开车窗点了根烟,琢磨了一会儿:“也差不多,只要资金没问题那就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行,承蒙看得起,这活我接了。”
张彦明斜了他一眼,两个人一起笑起来。
“其实不考虑设备和生产线问题的话,单纯的建筑是很快的,也没有什么高……咱们不弄个地标什么的吗?”
“怎么弄?”张彦明看了看老孙:“盖个几百米的写字楼?”
“也不是不行啊,总感觉咱们赤手空拳的搞座城市出来,不弄眯噱头好像不太对劲儿。”
呵呵,张彦明摇了摇头:“可别瞎琢磨了,搞那些没用的干什么?没必要,咱们要的是实用……
对了,所有建筑的搞震要求要达到十级标准以上。”
“十级?”
“嗯,只能高不能低,整个城市都一样。”
“……有钱人。”老孙匝巴匝巴嘴,点了点头:“这样的话,那就不用考虑高层了,成本太高了,我琢磨琢磨。
为什么这么强调抗震性?国内好像也没有哪里执行这么高的标准吧?”
“你不知道这一块是地震带吗?”
张彦明一副这事儿谁都知道的表情看了看老孙:“从灌县到北川这一条正好是在地裂带上,又处在平原和山区的交界线。
多雨,地下水丰富,气候湿度大,地壳活动多。你没上过地理课呀?”
“是这样吗?”老孙撸了撸头发满脸迷惑。他上学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还记个毛线啊,自然也不会怀疑张彦明的话。
本来想搞这么一个大项目,研究一下当地的地理情况也是应有的事情嘛。
“主要是,我们这个东西,必须各方面都要做到确保,明白吧?标准高点才有保障,实际上花的钱多不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