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关心的东西。聊什么,事前有一个大致的提纲。
口才和风度俱佳。
这是井高对她的第一印象。
闲聊半个小时,孙亚芳优雅的喝口咖啡,笑着道:“井总,任总常常说他不擅长对外打交道,所以到访华为的重要客人通常是由我来接待。希望没有让你感到怠慢。”
井高就笑,“那怎么会?孙董事长也是我所钦佩的人。没见到任总,确实挺遗憾的。但是,客随主便。”
随着华为在国内声名鹊起,一些研究华为公司的报告,书,又重新被翻出来。而普遍的观点认为,华为最重要的,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部门是:市场、人力、研发。
这三个词语,恐怕并不足以让人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井高看过助理们整理的相关的文件,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第一,市场。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全球老大。在技术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顶尖的。那么,华为是怎么在海外市场拿到订单的。
自己家里的事情,就不多说大。都懂的。有些订单肯定要向国内企业倾斜。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觉。
华为市场部的绝活,就是任何时候出现问题,打电话,立即就有人去检修设备,解决问题。有人说,这算什么竞争优势?
呵呵。那只能说明你图样图森破。知道欧美的员工几点下班吗?知道他们对加班怎么看的吗?知道他们喜欢一周休几天假吗?知道他们哪里报警,多少分钟后才会有人来吗?不然,你以为阿美丽坚为什么那么多人拥护持枪?
这就是华为的比较优势,靠的是中国人踏实、勤奋、刻苦耐劳。用人的努力一点点的去填平技术上的鸿沟。
第二,人力。首先一条,人力部门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决定员工的晋升与否?一个二十万员工的企业,人力部门对标的是政府什么部门?都懂的啊。
考核干部的难度,是非同一般的。因为,这个东西很难量化的。但非要量化不可。如果企业内部的晋升都是论资排辈,那你参考下苏联的情况就知道。
其次,华为在1996年,公司成立的第九个年头,公司内部出现了很大的混乱。公司里一些资深老员工逐渐的开始变得懈怠,对工作没有精力,不积极。
对此,当时负责人力的孙亚芳带头辞职,造就华为的干部“能上能下”的格局。这极大的促进华为公司的活力。衰落的势头得以遏制。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pp--咪咪阅读 。
当然,华为内部目前仍旧存在这根深蒂固的“工号文化”。这其实就是老员工在论资排辈。
华为的市场、人力制度、章程,全部都是孙亚芳建立起来的。所以,她的重要性可见一般。所以,井高这话也并非是完全的恭维。眼前的女董事长,确确实实是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