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一)

作者:云无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田原城动员时,据说是因为接到了丰臣秀吉计划出兵的消息(出自《大道寺文书》),所以北条家积极进行着准备;

但在天正十六年三月十三日,伊达政宗的一封信中又提到“关白大人是不会进攻小田原的”(出自《远藤文书》);

而在《家忠日记》同年五月六日条中,又说“听说北条家与秀吉方的交涉决裂了”;

最重要的是,到天正十六年九月北条氏规上洛后,秀吉给关东诸将发布文书说,因北条氏规已经上洛,打算赦免北条家(出自《佐竹文书》等),这或许也让北条氏政着实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一会儿要征伐、一会儿又要缓和的形势,显然不利于北条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便到了名胡桃城夺取后,丰臣方的做法也很奇怪,一边威压,一边又积极督促北条氏政上洛,依旧不曾堵死上洛之路,这可能就更让北条家难以断定形势。

除了这些原因外,高务实认为还有一些别的因素:比如北条家似乎没能准确预判双方的实力对比,这或许与北条氏政过分高估自家的家底多少有些关系。

鉴于之前臣从与丰臣政权的岛津、长宗我部均与丰臣军有过一战,尤其是岛津家以寡兵胜强敌,打败过丰臣家首批登陆的大军,北条家可能认为丰臣军的战斗力也就一般。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实力明显强于岛津家的北条家,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应该足以一搏,何况还有两个实力不弱的所谓“盟友”德川家康和伊达政宗——这当然是误判了,伊达政宗犹犹豫豫,而德川家康根本不打算和北条家联手和丰臣开战。

而且上杉、毛利两家虽然直接臣从于秀吉,但当年也与丰臣政权的前身织田政权正面交战过,所以北条氏政的想法恐怕过于乐观,认为自家只要扛住,丰臣政权内部就可能分裂——好吧,这种误判在高务实看来主要是因为北条家没与丰臣军正面对抗过,多少有些想当然。

再有就是,由于东国是自源赖朝以来武家社会的发源地,关东地区与中枢政府的对立性可能对北条氏政的决策有着一定影响。

毕竟关东政权与中枢对立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并不是都以失败告终。比如关东的享德之乱时,关东与中枢政府的对立就持续了几十年才得以解决。

另外,高务实认为北条家家中的意见不统一,也可能是导致决策迟迟不能确定的原因。从事后来看,北条氏照、重臣大道寺政繁等都是主战派;北条氏规则因家康的关系并面见过秀吉,因此偏向主和;而时任当主北条氏直则似乎对两边均有倾向,或者说举棋不定。

所以,作为最终拍板人的北条氏政对于两边的说理,实在难以准确进行研判,毕竟双方的分量都差不多,而且这件事又关系到本家的生死存亡,务必慎重——慎重过头就耽误了时机。

最后高务实认为,北条家可能是在担心臣服后的地位,要知道德川、毛利、上杉等大名都早已臣从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