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所有学问,还比我更懂几何与地理,我终于见到了他们的皇帝,我的上帝,他们的皇帝是那么的年轻,但又睿智博学的令人可怕,因为他竟然知道我们的历史,还让我们警惕英吉利,我们自己国内都还没有足够多的贵族意识到英吉利的威胁!还有,我有幸看见了他们的近卫军,那真的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不可战的军队,个个高大挺拔,勇猛非常,关键还不下五万之数,所配的火器与火炮也非常的多,主要是制造的他们快,他们的军械制造总局,听说有上十万的工匠在参与制造,每天都有许多火炮装备进军队,我荷兰即便把税率提高到八成,也养不了这样庞大的军队和工匠!他们的强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难怪他们能管理这么宽阔的疆土,这无疑也证明了他们统治制度的先进!或许,我荷兰要想成为这样的帝国,也得像他们学习,他们的汉字似乎更利于表达,也更易开启人的智慧,我想我们荷兰要想成为这样强盛的超级帝国,首先要做的就是普及汉字,学习他们的文化,不得不说,这里真的是被上帝眷顾的国度!”
阿布奎一路上开始学着马可波罗,写自己的旅行日记,也就把自己来大明的见闻写了进去。
而且,他也像马可波罗一样,不惜笔墨的赞美着大明。
甚至,同近代时,中华因为落后,不少因为看见西方的强大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文人认为自己国家落后是因为文字不一样,而主动提倡放弃汉文一样,现在阿布奎也开始对自己的文字与文化的自信心产生了动摇。
克隆尔自然是有着同样的感受,他已经开始主动买了崇文寺出版的四书五经与唐诗宋词以及《大明会典》、《皇明祖训》这些书回去,他决心要从中华的文史里找寻到大明帝国强盛的秘密,作为总督的他们,自然也聘请了通译,要了解中华文化,也是能了解一些的。
阿布奎和克隆尔这次来大明,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为这个时代,除了皇帝是穿越者外,大明的士大夫还没有清朝时的士大夫那么保守,在了解异国文化方面反而比西方人还要主动与开放。
甚至,不少汉人士大夫主动称呼一些有学问品德的西方传教士为泰西大儒。
这个时代的汉族士大夫也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文化交流形成主动思考,而形成自己新的思想。
相反,这个时代的西方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反而没有大明的士大夫主动,因为他们现在还比较野蛮,对外讲究直接性的殖民掠夺,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是强行同化,把其他文化视为异端,甚至对有其他文化的人直接肉体消灭,不然也不会发生多次宗教性的战争。
而现在的大明,因为自从正德朝时心学出现后,理学在思想界的霸主地位已经被撼动,出现了很多不符合主流思想的文人,如李贽这些;
理学的推崇者,也就没有能力像西方的教会那样压制其他学问思想,再加上皇帝朱由校喜欢的又是偏探究事物本质规律而转化社会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