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从此寒心,这无疑断的是以后大明一些理想主义文官的改革积极性。
为了重塑隆万年间的一些敢于改革的文官之精神,他即位后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平了多少反,给了多少奖掖,才让熊廷弼、袁可立这些还有社稷之念的文官因此愿意为大明做更深度的改革。
而现在自己如果再学万历抄张居正那样杀袁可立,那断的可不是一颗人头那么简单,那断是大明的未来,是士大夫群体中仅存的一点良心。
要知道即便是严党倒台,嘉靖都没让严嵩死的。
“袁睢州这样的人,不是朕的家奴,也不仅仅是大明的臣子,而是汝等士大夫的标杆,是汉家的风骨,朕若因无罪而杀他,便对不起华夏!即便你现在真要架着刀在朕的脖子上,朕也不会杀他!”
朱由校冷声说道。
魏广微大感意外。
“皇爷,那魏忠贤呢?”
刘若愚突然问道。
“朕的家奴,更要护!”
朱由校突然大喝一声。
“皇爷!呜呜!”
这次,魏忠贤是真哭了,他以头撞地,涕泗横流。
然后,魏忠贤突然朝刘若愚怒吼起来:“姓刘的,你这个疯子,你今日要想对皇爷有半点不利,就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朱由校倒是颇为诧异地看了魏忠贤一眼。
他见魏忠贤会因为这句话会如此失态,心里更加笃定魏忠贤是个明白人,心想难怪历史上魏忠贤在崇祯即位后会乖乖领罪,没有裹挟阉党之势绝地反击一波,如弄死崇祯,找个好控制的宗室孩童当皇帝什么的。
袁可立对于皇帝刚才对他的评价,甚至宁死不杀他的态度,也感到很意外。
因为自古帝王薄情者多。
尤其是这种有刀兵威胁的时候。
要知道,历史上,受宠若杨贵妃在被护驾官兵要挟皇帝处死时,唐明皇也是没敢拒绝的。
刘若愚这时候则又失落又愤怒,甚至还有些后悔。
失落的是,皇爷没有因为他的兵谏而妥协,要放弃魏忠贤。
愤怒的是,皇爷到这个时候居然还这么袒护魏忠贤。
后悔的是,自己为何要走到这一步,早知道皇爷这么护自己的人,自己就死心塌地地尽忠就是,何必如此费心机,到头来可能得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也因此,刘若愚激动地大喊,带着威胁的口吻:“请皇爷赐魏忠贤死罪!”
高起潜等太监也跟着喊道:“请皇爷赐魏忠贤死罪!”
……
“别高兴的太早,现在你收买的那些人还没攻进园里来呢。”
朱由校冷声说道。
接着,朱由校就看向王承恩,吩咐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