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苏联工业实力

作者:总是觉得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机,还设计了4.5万吨级立式厚壁无缝钢管挤压机。

其次是点歪的科技树,比如钛合金,苏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展滞后,不得不拼命发展钛合金,也发展出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第三,苏联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被长期封锁的结果。

……

杨东升原本还想问问有没有会造白杨洲际导弹、鲨鱼级核潜艇,或者rd170火箭发动机、s300防空导弹的。

想想还是算了,万一真有,这样的人才得上交国家。

好不容易搞来的人才鸡飞蛋打不说,杨东升马上就会进入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以后他在国际上肯定会举步维艰。

时间很快到来下午上班时间,梁国庆将杨东升带进会议室。

杨东升这次过来主要是听取半导体的进度情况。

目前公司在沪上有一条晶圆生产线、三条印刷电路板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负责汇报的是东德罗伯特隆电子工业厂的一名工程师,由于东德半导体大量使用西方设备,还要学习西方的半导体技术,这些人大多英语熟练。

与电气传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所用的中、高功率半导体相比,家电用功率半导体功率小,设计、制造都相对简单。

罗伯特隆电子工业厂曾经山寨美国的cpu,设计和制造功率半导体不是问题。

产品还没做出来,来自江左、黄岛、南江等市的一些一流家电企业,都对他们功率半导体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跟一流企业做生意的好处就是价格可以卖的上去。

像杨东升他们公司生产的风机、压缩机,由于没名气,产品只能卖到国内二流、三流家电厂,价格相比于一流厂低了一截。

一流厂商现在用的主要是进口或者合资厂的风机、压缩机。

其实杨东升他们公司以造风机、压缩机起家,经验丰富,质量可靠,造功率半导体是第一回,杨东升心里反而没什么底。

待他们汇报完,杨东升趁机将的浸入式光刻与半导体堆叠技术提了出来。

但是杨东升提出来之后才发现,他小看天下人了。

1984年,日本人就已经申请了浸入式光刻的专利,只是八十年代以来光源技术进步迅速,浸入式光刻又面临镜头沾污,光刻胶稳定性,以及气泡的伤害问题,没有推广。

芯片堆叠技术提出的更早,六十年代美国军方就因为芯片功能不够强大,将一块裸芯焊接在另外一块裸芯上,进行堆叠封装。

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太大,成品合格率低,也没有推广开来。

目前很多半导体企业都在研发真正的堆叠技术,但是这项技术想实现,需要的是整个产业的进步,不是一家两家能够解决的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