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一个绣工

作者:总是觉得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

在全国一拥而上搞煤改气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每年光是发电用煤就在20亿吨以上。…

按照热值算,一吨标准煤相等于800立方米天然气。

如果全国都搞煤改气,光是发电就需要1.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几乎相当于那时候全球一半的天然气产量,当时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只能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下就拍脑壳搞煤改气,不出现气荒才怪!

2005年过去,2006年到来。

过完年之后,杨东升赶往瓜州。

先出席了地矿大学的东升奖学金成立仪式。

杨东升给华清捐了奖学金,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顺便又看了看地矿大学建设中的新校区,四周一片野地,据说对门就是火葬场。

学生宿舍楼是好了不少,四人一个小间,两个小间组成一个大间,有盥洗室和厕所。

可是刚刚建好的厕所就开始漏了,杨东升看到有的学生不得不打着伞上厕所。

最麻烦的是刚刚建好的教学楼,墙上的裂缝都能伸进去一只人手。

杨东升非常庆幸自己历年来只捐奖学金,不捐教学楼!

两天之后,杨东升出席了东升集团与瓜州市政府的签约仪式。

瓜州用10对煤矿,20年的承包权,换取了两台东升-390燃气轮机机组,以及随后的低价煤层气供应。

签约仪式后,众人又参观了东升矿业已经建成的自备燃气电厂。

一般燃煤发电厂的建设周期在两年左右,而燃气电厂六个月左右就能建成。

众人赞叹着燃气电厂的环境就是好,杨东升觉得非常可笑。

其实天然气的杂质也非常多,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乙烷、丙烷等。

只是这些杂质都被杨东升排除了,才只剩下甲烷。

燃气电厂跟燃煤电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调峰能力强,从启动到满负荷运转只需要十分钟。

参观结束,杨东升看了看表,见时间还早,“去顺河!”

杨东升先见了二姐夫,与二姐夫一起看了顺河煤矿新修的连通玻璃制品厂的管道。

查看完之后,二姐夫请杨东升吃饭,一起聊了很久,杨东升才回自己家休息。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

今天天气很好,不远处佳运钢铁厂的新高炉正在建设中,巨大的高炉炉体和空分冷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杨东升走出门,只见隔壁杨佳运家的大门敞着,杨东升直接走了进去。

杨佳运家里似乎没有人,杨东升向堂屋走去,还没走进门,杨东升就惊呆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