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和直升机航母,李铭都打算把她们改造成行星登陆舰,专门用来进行对一些星球的登陆作战的战舰。
首先是舰体的设计,同样自下而上分为三层,舰长1100公里,舰宽230公里,作为075型两栖攻击舰,她们的舰体只比中系空天母舰小一点。
舰体同样呈银白色的流线型,只要是中系舰娘,李铭都打算那个她们改造这样,而其他舰娘都是黑色的流线型舰体。
第一层,李铭给她们装上了1000艘小型登陆艇以及两万台机器人士兵,这些机器人士兵高10米左右,内部采用小型核聚变电池供能。
它们搭载了两门小型伽马射线激光炮,以及四枚长剑20巡航导弹和一把用于近距格斗的光剑,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速度3马赫左右。
这些机器人士兵的装甲也舰娘的舰体一样,也采用的是高强度的纳米材料来打造的。
它们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最优先的判断,其智能程度不会比一般的人类低多少,同时它们也可以由舰娘来进行控制。
在需要登陆作战的时候,由这些小型登陆艇负责运载这些机器人士兵,从而登陆行星进行作战。
同时,这些登陆艇上面也配置了一门200毫米的激光炮和氦3核弹,用来为地面的机器人提供火力支援使用。
李铭还给这些机器人起了个名字叫59型星际登陆作战机器人,简称59改。
第二层与空天母舰们一样,在第二层的的地方,李铭放上了鹰击12t反舰反物质导弹一共2000枚和霹雳30近距格斗弹3000枚。
剩下的空间,李铭打算全部建造成机库用来停放舰载机,毕竟这些两栖攻击舰很多时候都是当成轻型空天母舰来使用的。
舰载机一共放了一万架歼60战斗机和轰40深空轰炸机7000架。
而第三层和之前的战列舰跟空天母舰一样,在这里放上了二十门三联装500米反物质炮和100门双联装150米反物质副炮。
这些反物质炮与空天母舰跟战列舰的不同,这些炮主要是为登陆的机器人们提供太空火力支援,毕竟太空战舰在宇宙中,能够打击行星任意一处目标,很是方便。
原本这些行星登陆舰对比其他的战舰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进入行星的大气层内部,所以不宜造的太大。
毕竟在行星的内部的话,曲率引擎用不了,而核聚变或者反物质引擎的话,对行星表面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有了反重力科技以后,飞船便可以在表面制造一层反引力,用来抵消行星引力对飞船的影响,所以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行星登陆舰也可以造得很大了,不在需要担心行星的引力问题。
曲率引擎方面,李铭给她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