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双重替换。你已经大概知道了我能把两个大小相似物体的概念互相替换,但这一次参与到替换中的物体不止是两个,而是三个。”
“双重替换。”中田让抹了把嘴,“我就猜到这,知道参与替换的有桥和部落大门,那第三个呢。第三个我猜不出来,你得给我点提示。就算是我们之间的小游戏,用来消磨时间,反正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干什么。”
“部落大门只是一种掩护,一个欺骗手段。”江厌说,“真正的杀手锏藏在后面。我发现,本质替换无法替换现象,物体之间所展现出的截然不同的现象也直接导致替换容易遭到拆穿。这是本质替换的弱点所在,或者说,是我一直以来运用不当。”
中田让眼前一亮,颇有兴趣地道,“只要找到现象相同,或是近似的两种物体进行本质替换,那替换就牢不可破对吗?让我想想,你的本意是让大部落居民无法过河,只有桥能让他们过河,那就是说,藏在后面的第三者至少和桥的现象近似,让他们误以为,这其实是被本质替换隐藏起来的真实的桥。”
“完全没错。”江厌说,“给你缩小一点可用范围,第三者与河有关,与地形有关。”
中田让已经吃饱了,旋即抱着胸口作沉思状,显然在回忆当时情景中一切与江厌形容有关的可用之物。起初他抓耳挠腮,眉头紧锁,但几分钟后表情就舒展开来,像是猜到了答案,正在小心翼翼的用逻辑进行还原和证实。
“答案是河畔!”中田让突然欣喜地断定说。
江厌并没有意外,中田让显然能猜到答案,否则不会出现在这,也不可能参加峰会,“答案的确是河畔,但这个回答太笼统了,也许你可以把它细致一点,这样我才好给你高分。”
“河畔不是直线的。”中田让面色红润地道,“在我们的第一印象里,只要我们想到河畔,那它一定是直线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河畔是弯曲的,像蛇一样的s状曲形。一部分凸出去,一部分凹进来。”
“继续。”江厌说。
“那桥的现象是什么,桥其实就是地面,是河上的地面,能让人踩在河上而不落入水中。”中田让说,“所以参与替换的第三者就是河畔,准确的说是那些凸出去的部分。因为人一旦踩上凸出去的部分,和那些凹进去的部分比起来就像是站在水中,就像是踏上了桥。所以,当大部落居民踩上河畔,以为自己识破了障眼法,找到了真正的桥,从而欣喜若狂的往前冲时,却只是落入陷阱,迟早会掉进水里。”
“没错,事实就是这样。”江厌挠挠头,中田让的反应让他有些不自在,仿佛破了一桩悬案,而江厌就是这桩悬案的策划者,“桥,部落大门以及河畔的双重替换。我把桥替换成部落大门,把大门替换成河畔,再把河畔替换成桥。部落大门只是一种迷惑手段,让部落居民破解大门之后沾沾自喜,显然,效果拔群。”
正巧这个时候,随着一阵阵急促的,迫不及待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