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精神要吃透

作者:十里西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腰板越来越硬,再跟这些混账玩意儿算算账了。

赵构故意将僭越、伪命二议留中不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觉得浪还不够大。

他料定李纲肯定要当场发炮,这正是赵构所期望的。不怕你响,就怕不响,越响越好,有了舆论造势,处理这批人才显得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李纲也没让赵构失望,打八折的十议刚宣布完,他就不干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

“爱卿请讲!”

赵构很欣赏地看了一眼李纲,眼神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鼓励的神采。

“陛下,微臣所陈乃十议,今陛下所班为八议。十议中僭逆、伪命为何留中不发?”

“爱卿,同安郡王(赵构登基三天后任命张邦昌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当时勉循金人拥戴,是欲权宜一时以救国难,事急从权,情有可原。而且当时汴京诸臣工为保存社稷,暂时屈膝于敌,非真悖逆变节。”

赵构的辩解既是说给张邦昌这些人听的,同时也是要拿这话给李纲心头火上再浇一瓢热油。

你们看啊,我是想保你们的,是我纲哥太硬!

“陛下!”

李纲情绪激昂,慷慨陈词:“陛下!二事乃今日刑政之大者。邦昌当道君(宋徽宗)朝在政府者十年,渊圣即位,首擢为相。方国家祸难,金人为易姓之谋,邦昌如能以死守节,推明天下戴宋之义,以感动其心,虏人未必不悔祸而存赵氏。而邦昌方自以为得计,俨然正位号,处宫禁,擅降伪诏,以止四方勤王之师。及知天下之不与,乃不得已,请元佑太后垂帘听政而议奉迎。邦昌僭逆始末如此,而议者不同,臣请以春秋之法断之……邦昌以臣易君,罪莫大矣,不得已而自归,朝廷既不正其罪,又尊崇之,此何理也?陛下欲建中兴之业,而尊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谁不解体!又伪命臣僚,一切置之而不问,何以励天下士大夫之节!”

赵构一边听着李纲的慷慨陈辞,一边偷偷瞄了几眼张邦昌。你们看看,李纲把孔圣人春秋大义都搬出来了,看来这回你真是凶多吉少啊。

张邦昌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白,不时面角抽动,欲哭未哭,非常的精彩,而东西班里一些大臣的身体明显在发抖。

听完李纲的陈辞,赵构显得很为难,继续好言劝道:“朕素知爱卿忠义,可同安郡王和诸大臣确是迫不得已。你这二议让朕…这…。黄爱卿。”

“臣在。”听到赵构点了自己的名,中书侍郎黄潜善连忙出班。

“黄爱卿以为如何?”赵构问道。

“陛下明鉴,臣也以为同安郡王及当日诸大臣实乃迫不得己,为保社稷,只好委曲求全。”黄潜善对李纲为相还是耿耿于怀,在这件事情上他是力挺张邦昌。

“唔。”

赵构不动声色的应了一声,让人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