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要死一起死

作者:十里西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心。”阿里点头应道。

金兀术这一招不能不说没有用,不过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关键的时间因素。

既然要打赵构一个措手不及,那时间是第一要素,也就是要快,快到让赵构君臣没有什么反应的时间。

最好就是马上出兵追击,抢在临安城陷的消息到达明州前,瓮中捉鳖。

如果让赵构先得到临安失陷的消息,那不管你路上跑多快,还是个跟屁虫,兔子总还是要溜掉。

而在金兀术进攻临安时,肯定就有加急军情发往明州,这就是速度之战。

第二日一早,阿里蒲卢浑就领着四千最精锐的骑兵渡钱塘,过越州,往明州追去。

临安此去明州三百余里,一路奔袭并不像阿里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轻松。

毕竟赵构君臣已被逼上绝境,过了越州,到曹娥镇时就开始不断遇到宋军的抵抗,极大地限制了阿里的追击速度。

此时阿里也明白,长途奔袭斩首的策略已然失效,如果自己再继续贸然进兵,这四千人马遇到宋军主力的话可没有什么胜算。

阿里过了曹娥镇后,就向临安传回军情,并在上虞驻下兵马,等候金兀术大军。

而在明州的赵构,在杭州失陷的第二日傍晚收到了加急军情,夜里又得到了金人轻师追来的消息,吓得不敢睡,连夜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陛下。”

吕颐浩作为辅政大臣,值此危急时,当仁不让要发挥带头作用,“陛下,金人已渡江追来,明州已不是万全之地,看来不得不航海避兵了。”

对于这个选择,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能有不少人早就暗地里做了准备。

不过,泱泱天朝上国被一直被自己视为野蛮的夷狄,撵得像兔子一样,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众人在吕颐浩挑明了以后,都陷入了沮丧的沉默。

吕颐浩见大家都不吭气,也只能一个人把丑角唱到底了,“陛下,臣建议朝中各大臣随陛下航海避兵,而随从近臣以下官员,允许他们各从其便避兵。”

吕颐浩说的也对,分头逃命,赵构等人出海,其余人等可自己选择逃难路线,这样目标确实相对小点。

“不行!”

在这件事上赵构没有听从宰辅的意见,他立刻否决道:“士大夫都饱读诗书,当知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哪有作为臣子的不扈从跟随皇帝,不管你官大官小都是天子之臣。如果按吕相之议,大难临头各自作鸟兽散,那朕还算什么皇帝,和那些山大王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并不是赵构逃命还讲排场,主要是出于控制力的考虑。

简单来说,在赵构心里,经历了这么多事,他要保住这个皇帝的位置,重点是“三防”:防金防盗防大臣。

如果放任底下的臣子各自逃命,他害怕失去对这些人的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