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牢头总共就十三、四个人,也难怪叶治有不如股长的感叹。
现在高邮由县升为军,可除了他一个知军,包括通判以下的幕职官和诸曹官通通没有,他是典型的光杆司令一个。
唉,这样的队伍不好带啊,伤脑筋。
县丞叫朱开,一个黑黑瘦瘦五十来岁的老头,身子有些佝偻,须发都已花白,样子和上辈子看的古装电视剧里那些个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晋升无望又没捞油水的苦哈哈一般无二。
不过,朱开是本地正儿八经的贡士出身,只不过省试屡试不第,又没捞到特奏名,只能干基层。
这样不贪不占、踏踏实实,而且对地方的情况无比熟悉的人,绝对是个宝啊,只要解决了他最重要的职务晋升问题,就一定能激发出万丈的工作热情来。
主簿叫高平,四十来岁,看上去也挺老实本分,不是什么喜欢招惹逢迎的人。
县尉叫李秀,三十出头,高高大大,长相却不秀气。
行吧,认识了你三个就差不多了,领导嘛,只要抓住中层干部就行。
“朱县丞,高邮的情况先简单给我讲讲吧。”
初来乍到,先摸清情况是第一要务。
“大人,高邮除县城外,还有临泽和三墩两镇,全县现有户数四千一百二十六户,丁九千八百一十一口,较宣和末少了六成。本地生业以耕种为主,县中有新开湖,亦有不少渔民。高邮自古为邮亭通路,又因运河之利,商贸兴盛,但自建炎以来,连岁用兵,南北往来贸易渐衰。”
“嗯,”叶治满意地点了点头,朱开一开口就挺合自己胃口,说话不拖泥带水,言简意赅,该是个干吏。
“我在城中看到不少流民,这是从哪里来的,县内大概有多少?”
“回大人,城内的流民大多是从山东逃过来的。”朱开回答道:“具体数目没有统计过。”
“这流民难道是刘豫签兵,刻剥所致?”
“大人所言甚是。”
“那县内治安如何?”
“回禀大人,”主管治安的县尉李秀说道:“县内治安还算是好,就是流民在城内,偶有窃盗发生。”
“境内百姓生活如何?能否安居?”
主簿高平抢着禀道:“大人,现如今百姓的日子和以前自然没法子比,比较艰难,幸好年初朝廷下旨免除高邮楚州等地十年之赋,百姓图个温饱还是可以的。”
“嗯,江淮一带皆是膏腴平野之地,如能让百姓休息,专心生产,不出几年,定能重新富庶起来。”br />
“大人所言甚是,现在最怕的就是打仗,一打仗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县里土地抛荒严重吗?可以开垦的荒地多不多?”
叶治的几句话都讲到了关节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