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所以时不时有人上疏要求早日立储。
任何人都一样,家业总是想传给亲生儿子的。
赵构一直把立储的事情拖着,他是幻想有一天自己能找到灵丹妙药药到病除,重振雄风,生他个十个八个,然后细细挑选一个最聪明最合适的,来继承他的锦绣江山。
他觉得自己正当盛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但朝中衮衮诸公等不起。
他觉得自己还是能行的,但朝中衮衮诸公觉得赵哥已经不行。
立储不是家事私事小事,是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头等大事,在衮衮诸公不断施加的压力之下,赵构只得妥协。
赵构无奈之下,于绍兴二年和绍兴六年分别选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又改名昚,即后来的宋孝宗)和赵伯玖(字润夫,后改名璩)入宫作为养子,赵昚由张贤妃抚养,赵璩由吴皇后抚养。
虽然选了养子入宫,但两人之中谁为皇嗣,一直都没有定下来,衮衮诸公一直都在提意见,但赵构都没搭理。
赵构觉得自己选了两只小鸡仔入宫,已经解决了没有子嗣和继承人的问题。
哪只小鸡仔住东宫、何时住东宫的问题你们就别催了,催了也没用,说白了赵构是不死心。
宋徽宗的死讯引起了岳飞对赵氏江山社稷的担忧,宋徽宗死了,有赵构在,江山社稷照样延续。
但万一哪一天赵构也那个了呢,赵氏江山谁来承继?
出于赵氏王朝国祚永年的考虑和一片忠心,岳飞请赵构早正建国公赵伯琮皇子之位,以安天下士庶之心。
岳飞此话一出,整个内殿瞬间如同陷入冰窟一般,赵构勃然色变,冷冷地说了一句:“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单就事论事,岳飞说的没错,但赵构说的更没错。
自古文武有别,内外有分,立嗣建储的事情自有政事堂的相公们去操心,这不是武臣能置喙的事情。
岳飞的话已经犯了最大的忌讳,说轻了是武人干政,说重了,是让人觉得岳飞心里有什么想法。
翻开漫卷史书,手握重兵的武将一旦扯到立储的事情上,哪一个不是和野心、阴谋联系在一起的?
赵构可不会忘记他赵家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
赵构坐在交椅上,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殿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岳飞自知失言,颓然地退了下去。
赵构木然地坐了一会儿,才对殿外喊道:“宣薛弼。”
薛弼是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司参谋官,岳飞的副手,也是赵构派在岳飞身边的监督官,此次召见算是有述职之意。
赵构落难温州时,薛弼曾鞍前马后小心伺候,算是有些情分。
赵构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对薛弼慰劳了一番,继而把刚才岳飞建